《庄子·齐物论》:到底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

《齐物论》的开篇,庄子构筑了这样一幅场景,一个叫南郭子綦的人在几案上打坐,仿佛意识离开了身体。

他的一个弟子颜成子游在旁边侍奉,问道:怎么回事呢?
身体固然能够像槁木一样不动,但心怎么能像死灰一样呢?您今天打坐的状态好像和之前不一样啊。
南郭子綦表示问得好,他说:吾丧我,意思是今天的我丧失了自己。
丧失了自己什么意思?
南郭子綦并未直接说明,反而扯开了话题说:你听说过人籁和地籁,但你没有听说过天籁。赖就是声音,人籁、地籁、天籁表示三种不同的声音。
弟子很疑惑,这和丧失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南郭子綦继续说,大地呼出的气叫作风,它一旦发动起来,世界上的各种洞穴孔窍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险峻盘旋的山林之中、百围大的树木之上,那些形状各异的孔窍,有的像嘴巴、鼻子、耳朵,有的像舂臼、杯口,有的像泥坑、池塘,它们发出的声音有的像激流声、有的像射箭声、有的像呼吸声、有的像嚎哭声,这些孔窍发出的声音,随着风的大小而变化,风停之后则万籁俱寂。
听完南郭子綦的话颜成子游说:人籁就是人吹奏乐器的声音,地籁就是风吹孔窍的声音。那天籁又是什么呢?
南郭子綦仍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让他们发出不同声音的是谁呢?是它们自己,到此为止。
庄子结束了师徒俩的对话,留下一串看似没有解决的问题。
我丧失了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天籁是什么?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答案就隐藏于对话之中。
乐器本无声音,人带着某种目的去吹奏,也就有了不同的声音,这是人籁。风本无声音,只因孔窍形状各异而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地籁。
若没有了人的主观意志,没有了形状各异的孔窍,则会陷入自然无声的状态,天籁也就出现了。
庄子借此说明,不同的人往往对同一件事物的看法各异,并由此引发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之声,有的是功利性的作秀,正如人籁,有的是非功利性,单纯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判断,正如“应风而起”的地籁,而当人们进入“吾丧我”的境界之后,就会听到无声的天籁。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派别林立,互相间唇枪舌剑、争论不休。
庄子冷眼旁观,他说:有些人斤斤计较,不能容忍别人的言论;有些人暗中窥伺,喜欢挑别人的毛病;有些人气势汹汹,想置别人于死地;有些人则喋喋不休、不知所云。这些人不仅白天与外界争斗,晚上做梦也在与人争论,惊醒之后才知是场梦。

他们平时深藏不露,有所担心时就惴惴不安,有所恐惧时就惊慌失措。他们攻击别人是非的时候,如同快箭离弦,他们等待时机的时候沉默着像发过毒誓。
即便年老体衰、临近死亡,他们仍然沉溺于争论,就像被绳索捆绑住,将死之心仍执迷不悟。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忧虑、悔恨、犹豫和执着,他们的轻浮、放纵、张狂和作态,就像风吹孔窍发出的声音,湿气蒸发产生的菌类,日夜交替出现,却不知根源在哪。
庄子这些话,正是对“吾丧我”中那个“我”的描绘。
接下来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如果没有以上这些情态,就没有那个“我”没有那个“我”也就不需要这些情态了。
世人把“我”奉为真君,想尽办法去满足它,然而,无论最终是否满足,生命的本真都在慢慢的损毁,每天与外物互砍互磨,飞驰着冲向生命的尽头,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这难道不可悲吗?终身奔忙劳碌却不见成功,疲惫至极却不知归宿,这难道不悲哀吗?肉身死亡后,物欲之情也跟着消失,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悲剧吗?难道诗人都如此糊涂吗?还是说糊涂的只有我呢?
庄子认为,世人对事物的争论源于“我”产生的“成心”即主观成见。
他说:如果以“成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无论是智者、普通人还是傻子,都会有自己的标准,所以就有了儒墨等百家的争论。
彼此否定对方所肯定的,肯定对方所否定的。
然而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同生同死、不可分割的,从这一方面去看就看不到另一方面,反之亦然。
圣人看待事物超脱了主观成见,就不会把事物对立起来看,而是还原他本来的样子,彼此不对立的视角称之为大道的中心。站在里面,就如置身环中,可应变无穷。
如此一来,不管拇指食指都是手指,白马黑马都是马,根本无需争论。
而纵观天地万物,皆同出一源,无不是大道的体现。
所以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毁坏就是形成,形成就是毁坏。万事万物并没有毁坏和形成的分别,砍树建成房子,房子建成了,树却毁了,然而本质上都还是“物”。
知道这些道理的人,就会以平常自然的心态去对待事物,不知道这些道理的人就会耗尽心智与人争辩,这就是所谓的“朝三暮四”。
何为“朝三暮四”?
养猴人在喂食的时候,对猴子说:早上三升、晚上四升,猴子们听了都很不满,于是养活人改口那么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听后都很开心,明明东西一样、数量一样,猴子们的喜怒却不同。
同一件事物,世人却因主观成见而起了分别心。
上古时候的人对事物的认识有三种境界,最高境界压根就没有“物”的概念;
其次的境界,虽然有了“物”的概念,但还没有产生物与物之间的界限。
再次一级的境界有了事物的界限,但还未曾有高低、贵贱、美丑等是非判断。是非判断出现之后,人心中的大道已经亏损,之所以亏损是因为私欲和偏爱。
就像昭文弹琴,他根据心中的情感偏爱,弹出了自己想谈的声音,其他的声音却亏损了。
又如昭文不弹琴,所有的声音都还保留着,这就是无声之声的天籁。
邵文善于弹琴,师旷善于政治,惠子善于辩论。以世俗眼光来看,他们固然成就很高,但这种成就来源于偏爱,偏爱无法强加于他人,就像惠子与人辩论,人家不认同的非要人家认同,所以至死都是昏昧的。
再比如昭文把琴技传授给儿子,但他儿子没这方面的爱好,所以终身无成。
说到这儿,庄子似乎意识到自己也有“物论”的嫌疑,所以他调侃道:今天我说的这些话和其他论者是不是一样呢?不管是不是,世人觉得是就是吧。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一说。
他说时间的概念存在之前,时间就已经存在,这个时间开始之前,已有一个没有开始的时间存在。
“有”和“无”的概念出现之前,“无”就已经存在,“无”开始存在之前还有一个没有开始的“无”存在,“有”、“无”突然间诞生,人认为的“有”和“无”,果真就是“有”和“无”吗?
这听起来有点绕,简单来说就是一切都是从无始无终的虚无中诞生,包括人类世界的种种概念。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万物同出一源、本为一体。
站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大道的视角来看,毫毛和泰山夭折的孩子和八百岁的彭祖自然也就没有区别。
正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大道无法言说,一旦有了言论,就不是大道本身,就会引来无穷的争论。
大道为一,加上言论就成了二,言论背后再加上言论就成了三,以此推算将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宇宙外的事,圣人只存于心中而不加陈述,宇宙内的事,圣人只陈述其事实而不加分析,历史上先王的言行,圣人只分析其原因,而不评论其是非对错,世人区分争辩,而圣人却不这样做。
为什么呢?
因为圣人用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而世人却通过争辩来展示自己。
太明显就不是大道,争辩就有所不见、无处不在就不是仁爱,过分清廉就不真实,暴力伤人就不是勇敢,处在这五者的环中,也就接近大道了。
一个人若能止于他所不知道的地方,就是最高的境界。
一个人若懂得无言之辨、不道之道,那他的胸怀就是天府,无论注入多少都不会满,无论流出多少也不会枯竭,却不知其源头在哪,这就叫“葆光”,含而不露的光明。
接下来,庄子为我们展示了另一则对话,啮缺问王倪,万物有共同之处吗?
王倪说:我怎么知道?
那你知道你不知道的原因吗?
我怎么知道?
那我们就无法了解万物了吗?
我怎么知道?
虽然如此,但我还是姑且谈一谈吧。
我怎么知道我所谓的知道不是不知道呢?
我怎么知道我所谓的不知道不是知道呢?
我且问你,人长时间睡在潮湿的地方,腰部就会患病,甚至半身不遂。泥鳅难道也会吗?人呆在树上就会恐惧,猿猴难道也会吗?
人、泥鳅、猿猴,哪个是评判舒适的标准呢?人吃畜肉、麋鹿吃梅草、蜈蚣吃小蛇、猫头鹰吃老鼠,哪个是评判美味的标准呢?麋和鹿配对,泥鳅和鱼一起生活。
毛嫱、丽姬是人眼中的美女,但鱼见了她们就赶紧躲进水里,鸟见了她们就赶紧飞走,麋鹿看见他们就奔跑着逃避,哪个才是评判美色的标准呢?
在我看来,仁义道德、是非对错、错综杂乱,我怎么能分得清楚呢?
啮缺听完说:你不懂得世间的利害,难道至人也不懂吗?
王倪回答:至人太神妙了,山林自焚他不感到热,江河冰封他不觉得冷,即便雷霆劈山、飓风掀浪至人仍若无其事。这样的人能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生死的变化尚不能对至人产生丝毫影响,何况是利害呢?
在这则对话中,庄子以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为例,说明万物没有共同的标准,人之间的争论亦是如此。
王倪止于自己所不知的境界,采取“论而不议”的态度,正是庄子所提倡的。
而啮缺则相反,非要得出个是非判断来,正如所有的“物论者”那般,后面庄子又以“无己”的至人,引出关于生死的论述,他认为人如果能够做到“无己”,连生死都能坦然对待,就更不用说是非利害了。
于是下面庄子着重阐述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他说:我怎么知道贪生不是世人的困惑呢?
我怎么知道害怕死亡,不是像自幼流落在外的孩子不知道回家一样呢?
艾地的丽姬嫁给晋国的晋献公,刚开始痛哭流涕,对家乡百般不舍,等她到了晋献公的王宫里,天天享受珍馐美味,睡在舒适豪华的大床上,她这才后悔当初哭泣。
我怎么知道人死后不会后悔当初贪生呢?
在庄子看来,生与死就像梦与醒,无法确定哪个是梦,哪个是醒。
他说梦里饮酒作乐的人醒来后可能痛哭流涕,梦里痛哭流涕的人醒来后可能开心的去打猎。梦中人们不只是梦,而把梦当成了现实。有时人还会梦见自己在做梦,甚至请人占卜梦的吉凶,直到梦醒方知是梦。
真正觉悟之人才明白人生不过大梦一场,而那些愚者却自以为清醒,自以为洞察一切。我说这些话何尝不是一场梦呢?我这些话很怪异,也许万世之后的大圣人才能理解吧。

如果我与人辩论,胜者就一定对吗?败者就一定错吗?
谁来评判呢?如果评判者和其中一方意见相同,他又怎么能够评判呢?说评判者与双方意见都不同,他又拿什么评判呢?
“是”中包含“不是”,“然”中包含“不然,”事物若只有绝对的一面,又何须辩论,化解对立的声音,用自然的天平去衡量万物,便能尽享天年,忘却生死于是非、遨游于无物的境域,便能置身于逍遥之境。
接下来,庄子又通过“罔两”和“影子”的对话,提出影子依赖形体,万物的形体又依赖谁呢?言外之意,万物只不过是大道的影子罢了,万物皆为影,便可融为一体。由此也就引出了那个流传千古的蝴蝶梦。
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空中自由自在的翩翩起舞,他感到这就是他内心深处向往的境界。于是他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蝴蝶,完全忘却了自己是庄周。当从梦中醒来时,才惊讶地发现自己是庄周。这一刻庄周处于一种迷幻的状态,不知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呢?
他说:庄周和蝴蝶固然有分别,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万物可化而为一。
《齐物论》的结尾,庄子为自己构筑了一个物我两忘、超脱是非、生死的蝴蝶梦,正与开头南郭子綦“吾丧我”的境界形成了完美的呼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9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28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54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48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71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32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93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34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76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87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46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7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75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34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7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41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南郭子綦qí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tà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
    岁聿其莫阅读 382评论 0 5
  • 提要 先秦诸子,比如孟子、韩非子、墨子等人,他们的文章大多是在表达一套改造社会的纲领,修辞和故事是为了增加说服力。...
    旭蒸日上阅读 213评论 0 0
  •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
    黑鸿升阅读 52,288评论 0 12
  • 【题解】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 “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
    钱江潮369阅读 633评论 0 2
  • 【题解】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
    天地秀色阅读 27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