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和朋友聊天开玩笑,我说:“在中国的小说文学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天造地设的石头,一个砸中了曹雪芹,产生了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另一个则砸中了吴承恩,化作了从石头中迸出的孙悟空,产生了《西游记》。两个石头的效果赫然挺立在中国小说文学史上,很难被超越。这颇有点像西方世界的两个苹果,一个砸中了牛顿,产生了万有引力定律。另一个则砸中了乔布斯,产生了苹果手机。”朋友会心一笑,没有表示反对,也没有表示赞成。
今天我们来着重说说石头里迸出来的自由石猴孙悟空。《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原文写道:“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 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垂赐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从原文可以看出,悟空出世,惊天动地。天地之心,由此而生。也暗示着“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的朴素哲学观点 。
原文紧接着写道:那猴在山中,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与猴群“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后来石猴“纵身一跃”首先发现了“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并带领群猴安家于这“洞天福地”,“安眠稳睡享成家之福”。群猴因之拜石猴为王。这里单评这“纵身一跃”,与其说是石猴的探险心,不若说是石猴的进取心,他这只外来的猴子想要在猴群立足,还想当猴王,他必须得对未知世界纵身一跃,这一跃,可能是荣华富贵,也可能是万劫不复,但他跃了出去,他成功了。从此,“美猴王领一群猕猴、猿猴、马猴,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一颗自由的心从此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过了有三五百载。然而,世间哪有绝对的自由?!
本节完,请看下章《猴王的远虑忧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