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先取了一个宏大的题目于是被题目架高。
今日的想法来自《优秀的绵羊》一书(英文名为Excellent Sheep)。此前,大学里的教育就让我怀疑。我所见的是大学的专业课堂上几乎无人听讲,这些人包括我来上课只是因为要点名,担心影响平时分。理所当然地,没有人关心老师讲了什么,我们所有的关注重点在于,什么是考试重点。当然,对考试成绩的重视只是一种不得已的生存策略,说白了,我们当中没有人在乎书本里有什么,我们对这些知识毫无兴趣,只是出于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勉强应付考试而已。我所在的学校算是top10,但是即使是最难的考试也可以在一个月内完全通过自学拿到90+,事实上大部分人就是这么做的,我们看起来毫无问题,还能拿奖学金。可是这就是全部了吗?
在考试之前的一个月以外我们在做什么?我所见的大多数是上课刷微博,回宿舍打游戏,或者睡觉,学习所占的时间十之一二算不错。而我们学校还一直有学风良好的名声(和其他学校比起来也许是的)。事实不是很讽刺吗?全中国那一年选出来排名最前的一群人,在最好的青春岁月,在玩耍的间隙中抽了点时间学习。我曾和室友开玩笑说,虽然讨厌DDL,可是DDL好像是还能证明自己干了什么的证据,否则时间掠过如流水,而我是水面上的影子没有留下痕迹。
我们这些人,没有对所学知识的热爱,我们学它是因为没有别的办法,总要交个差,从小优秀到大的人,难不成还能挂科吗。最后毕业像一块巨石哐地砸碎我们的生活,于是被迫面对现实却发现自己除了文凭什么也没有。好处在于,大学的学历可以保证肯定有一份工作,招聘公司也心知肚明,我们什么也不懂,招聘了还是要培训。于是浑浑噩噩地,我们走过一年又一年,学校送走一届又一届。不身在其中,并不能切身感受到其中的问题。
我们的问题不是说不认真、不努力、或者懒惰。这些都肤浅又单薄,一群至少在高考中胜过自己同龄人的年轻人,难道经过几年就会变得又懒又不克制吗?我们的问题在于,未曾找到自己的火种,甚至不知道自己需要找到它,于是成日处于茫然失措的状态。与其说我们是选择了玩耍,不如说我们是不想学习所以被迫拿起了手机。是的,不想学习是我们的通病,但是这不是我们的错。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是好孩子、好学生,学习生涯如此艰难又如此简单——虽然过程辛苦,但是总的来说弄清楚一些逻辑推理和背诵性知识就是生活的全部。只要获得了好成绩,家长高兴,老师赞扬,我们本人也面上有光,甚至在同学中的地位也会上涨,生活中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我们就这样被培养成了完美的学生。可是上了大学,我们忽然意识到自己有无数种选择,而可怕的是每一种选择都不怎么想要。生活推搡,我们跌撞向前,家长、学校、整个社会都认为,我们既然能从残酷的高考中胜出,我们自然能顺顺利利地适应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自然能学到足够的知识掌握足够的技能,我们必然会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过上不错的生活……都是幻想。
(有点累…今天先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