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上最重的飞鸟是什么鸟吗?
你可能会认为是老鹰,大雕。其实,这些都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大鸨被誉为世界上“最重的飞鸟”。
准确的说,雄性大鸨才是世界上最重的飞鸟,雌鸟对于这个称号来说,确实是名不副实的。之所以它们拥有了今天这么大的体形,与他们独特的生活史密切相关。
大鸨们大概怎么也没有料到,它们有一天会被两脚兽们冠以“淫鸟”的称号吧。
01
一只鸟可以有多重呢?曾经,科学家们在马达加斯加岛发现有一种鸟,身长10英尺,重达半吨,它们的鸟蛋直径就有1英尺。不过,它们早在16世纪就已经灭绝了。现在的纪录保持者是雄性大鸨,雄性大鸨体重可达24千克。
雌性的大鸨相比于雄性大鸨要小得多。雌性大鸨的身高仅为雄性大鸨的80%,体重的1/3-1/4。但从二者的性别相对差异性而言,大鸨可以在目前鸟类中高居榜首。
那么,为什么有着“最重飞鸟”称号的大鸨会被人类称为“淫鸟”呢?
这与大鸨雌雄的极大两性差异有关。古人对大鸨的认识是很浅显的,因为雄性大鸨和雌性大鸨的体形相差太大了,因此没有人认为他们是一种鸟类。并且雌鸟和雄鸟的生活史极其独立,除了求偶和交配的极有限的时间内,雌性和雄性几乎不会出现在一起。往往是雄鸟一群,雌鸟一群,互不干扰。
于是,古人认为大鸨只有雌鸟,没有雄鸟。那么幼鸟是从哪里来的呢?古人认为,雌性大鸨可以与任何野鸟交配。自此,“淫鸟”的称号算是坐实了。
有趣的是,古人用大鸨给它们命名,拆分“鸨”字:“匕”指雌性生殖器的符号,“十”是雄性,“匕”加“十”即雌加雄,交配也。
02
那么,为什么大鸨要采取如此让人迷惑的一种生活方式呢?
按大多数人的认知,鸟类似乎与人类差不多,一夫一妻,共同养育后代。比如说黑兀鹰、企鹅、白头海雕、天鹅等等。大约90%的鸟类都实行一夫一妻制。
究其根源,大鸨的炫耀式求偶和极端性别二态性决定了这种特殊生活方式。
要想探索大鸨两性之间独特的生活史,它们的求偶方式可以作为最好的切入点。大鸨求偶是以一种名为“求偶场”的求偶方式。
对于雄鸟来说,每年的二月份,雄鸟会开始在惯用的求偶地点,即求偶场经历一次换毛。这是一个为繁殖所必须的过程,这关乎到他们是否能吸引到雌鸟,在这一个繁殖季能否获得交配的机会。他们要脱去平日里暗淡的毛,换上一身象牙白与棕色相间的“礼服”。
此外,雄性大鸨的鸟喙所下垂的长而白的羽毛,是大鸨繁殖期雄性极为显著的一个特点。但是,往往年轻的雄性大鸨无法发育完整此处的羽毛,一般得等到他们5-6岁以后才可能发育完全。
雄性要在繁殖期初拼命的换毛,可不仅仅只是为了让雌性“一饱眼福”。对于他们来说,一身艳丽的羽毛还是用来给同性“膜拜”的。
当大鸨进入繁殖期之后,对待身边一同迁徙至此的伙伴,态度瞬间会有180度大转弯。雄性大鸨对群体中其他雄性大鸨会表现出愈来愈强的攻击性。此时,艳丽的羽毛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雄性大鸨会竖起鸟喙下的羽毛,扩张食管囊,尾羽竖起,翅膀外扭。
总之,雄性大鸨就是通过“炸毛”来告诉其他竞争者:我很强大,你们赶快离开!不过这种方式还是很有效的,如果这只雄性够强大,那么它足以通过这种方式“吓退”大部分竞争对手,尽量避免进一步斗争。不过若是谁也不服谁,那么两位雄鸟往往要斗上许久,直至分出胜负。
03
当“绅士们”用文斗或是武斗争夺地位优先次序时,雌鸟们也没闲着。在雄鸟们斗争一段时间后,雌鸟这时候才会开始亮相。这时候雄鸟们就会兴奋起来,目光也从竞争对手移到了雌鸟身上。而雌鸟不慌不忙,或是成群而来,或是独自而来,准备仔细地挑选配偶。
对于雄鸟来说,为了诱使一只雌鸟和它交配,他必须要使出浑身解数来博得雌鸟的欢心。避免不了的就是炫耀式求偶。这时,他们会做和之前类似的事情,将自己膨胀起来,尽可能使自己看起来健康强壮。此时的雄鸟,生物学家们给了它一个有趣的名字——“气球炫耀”。这是因为炫耀的雄鸟就像一个自己会动的气球,围绕在雌鸟身边。
接下来,雄鸟就会成为雌鸟的“跟屁虫”。雌鸟走到哪,雄鸟就如同一个围绕在雌鸟周围的彩色气球。当然,雄鸟也会见机行事。雄鸟会将翅膀放在雌鸟的背上,或者是转过身去露出雪白的尾羽。倘若雌鸟蹲下或是啄击雄鸟尾羽,那么说明了雌鸟基本上接受了追求。
04
在繁殖期结束后,雄性与雌性大鸨便又一次各奔东西了。雌性大鸨会远离求偶场,找到一处温暖,安全的地方筑巢,产卵,孵化,养育雏鸟直到它们九到十个月大。
西班牙研究者胡安及其同事发现了这样一种差异,雌鸟每天给雄雌雏鸟喂食是不一样多的,母亲似乎更偏爱它的儿子。据研究记录表明,雌鸟大约每天喂食雄雏鸟64次,喂食雌雏鸟却只有53次,相差约为20%。莫非雌性大鸨和人类一样,都有着“重男轻女”的观念吗?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这种喂养方式是为了使雄雏鸟具有快速生长率,以便尽早独立,适应求偶场的竞争模式。毕竟对于雌鸟来说,几乎都有交配机会;可对于雄鸟来说,能顺利交配的机会不足5%。这简直是天壤之别,难怪雌性大鸨要对儿子有所偏坦。
其实,之所以大鸨的生活方式如此奇特,追根溯源是由于大鸨在进化的过程中偶然出现了这种趋势。
大鸨的孵化率很低,虽然每只雌性大鸨产2-3个蛋,可是只有8%的雌鸟有超过一个存活的雏鸟。即使孵化出来的雏鸟,因为人类活动,至少会死去一半以上;此外,天敌和气候也会夺取大约40%雏鸟的性命,到了最后,能成长起来的雏鸟所剩无几。
正是因为存活率如此的低,雌鸟才会更注重去挑选身强力壮的雄鸟,以保证后代的健康和优秀。也许,这就是大鸨为什么采取“求偶场”方式而非“一夫一妻制”的根源所在吧。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还会认为“大鸨”是淫鸟,是“重男轻女”吗?其实,大鸨的生存方式,正向我们展示着大自然残酷的生存法则和它们智慧的生存之道。
参考资料
1.Alonso, Magana et al.(2009); 2.Johnsgard(1991); 3.Lislevand et al.(2007), Sz e kely et al(2007); 4.英国大鸨重引入项目,http://www.greatbustard.com/identification.html,访问于2010年3月23日;5.Alonso et al.(1998);6.Alonso and Alonso(1992);7.Morales et al.(2002);8.Ena et al(1987);9.Alsonso et al.(2004);10.Morales et al.(2000);11.Morales et al.(2003)12.杨锴斌.田秀华.卢小琴.王悦.于长江.周景英.发情期笼养大鸨和半散养大鸨的行为特点分析[J].经济动物学报,2018, 22(4)2018, 22(4)13.
翟铁民.大鸨草原上最美的精灵[J].旅游纵览,201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