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老在上一章文字下乡中说文字是人与人在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因时间空间的阻隔而产生。上一章,从空间格局上阐述了文字的不需要,这一章再论文字下乡,则从时间格局进行阐述。
时间的阻隔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方面,现在和过去之隔;二是社会方面,世代之隔。
从个人方面来讲。人不同于动物,人是具有学习能力的。而动物却只能依靠本能。学是用一套现行的人为的行为方式为模型,来改变自身的本能的那一套行为模式。学的方法就是习,习就是不断重复,靠时间来磨炼。
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依靠了人类的记忆,费老把它称为时间中的桥梁。
人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有一套象征体系在帮忙,那就是词。靠着词,人们从特殊走向了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向了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而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就只能是一条直线。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就是词,远比一条直线复杂得多了。
人的当前是靠着记忆的累积而保存下来的,如果记忆丢失了或者说忘了,我们的时间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阻隔了。
人是要用记忆的,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要“过去”所传 下来的办法,生存下去。学习就是向旧有一套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
费老所讲的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的共同经验。
所有这些,词在所有的关联中,成了最主要的桥梁。但词并不一定要文。一切文化中不可能没有词,但有没有文字就并一定了。
前面讲了,乡土社会是一个不能移动的社会,生于斯,长于斯。世代附着在一块土地上。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他们的经验也是世代的经验,并不需要累积,只需要保存下去。在这里,记忆好象都是显得多余的。
如果在一个常常变动的环境中,我们是需要记忆的,否则你就适应不了这个环境。如果记忆不够,就需要一些外在的象征来辅助。从语言演变到文字,也就是从声音来说词,变成了结绳记事、用刀刻图、文字记事。而乡下人处于不变的环境中,根本没有这必要。
在乡土中国中,语言就是传递世代间的经验。口口相传,时间没有阻隔,全部文化都可以口口相传。
所以费老从时间格局上,也得出了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的这一结论。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庙堂上发生的,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社会发生的。
在乡土社会中,在面对面接触中,在反复地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的需要。如果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质发生了根本转化,文字才能下乡。
这本书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与当时社会状况是十分契合的,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如今的乡村,已经今日不同于往日了,与那个时代还有是很大的区别了。有些观点在现在看来,有点不适应现在的乡土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