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减脂不等于减重
很多人把减重和减脂混为一谈,减重是指我们身体总的重量下降,包括脂肪,肌肉,水分和其他成分。而减脂是指减掉身体中的脂肪,达到降低体脂率的目的。
通过健身运动锻炼肌肉,不仅可以很好的消耗脂肪,还会提高骨骼密度,增加肌肉质量和体积。提高肌肉在人体成分中的比例。肌肉比脂肪重,但相同重量的肌肉是相同重量的脂肪体积的三分之一,所以相同重量的脂肪会让你显得很臃肿,而肌肉却让你看起来更紧实,更有线条感!
误区二:可以局部减肥
瘦腿、瘦肚、瘦手臂……每个人都有不同减肥需求。但残酷的事实是:不存在局部减脂,减脂都是全身性的,最多也只能说侧重点不同。
很多广泛流传的局部减脂方法,例如转呼啦圈瘦肚子、垫脚尖瘦小腿等,这些方法几乎都是锻炼到相应的肌肉,让特定部位的线条在视觉上更好看一些,但实在做不到练哪儿就瘦哪儿。
至于那些号称能瘦小腿、瘦肚子等局部减脂的秘方、减肥产品,就更不可靠了,多数是智商税!
误区三:出汗就代表减肥
出汗和减肥并没有成正比的关系。出汗分很多种情况,有的人是热性体质。所以容易出汗。有的人出汗是虚性的体质,就是出虚汗,一般是代谢偏低,那么它相对的减肥就会难一些。所以是否爱出汗,不能来衡量是否容易减肥。
流汗减下来的体重,其实只是水分而已,脂肪还在你身上,不离不弃。
建议:减肥,出多少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坚持运动。所以,减肥期间要坚持运动!
误区四:吃减肥药可以减肥。
许多人尤其是很多女生认为减肥药可以在短期内很好的减掉脂肪,因此过度依赖减肥药,其实这种想法极为不可取。减肥药的作用是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肠道消化吸收等。抑制食欲的减肥药可以使食欲下降,减少食物摄人,使体重减轻,但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增加能量消耗的减肥药是一些中枢兴奋药和激素类药物,有着对神经和心脏的不良副反应。抑制肠道消化吸收的减肥药可以抑制摄入脂肪的吸收,但可引起腹痛、腹泻等副作用。
建议:即使减肥药有一定的作用,但必然会给你身体带来一定伤害,所以,千万别通过减肥药来减肥!
误区五:精细的食物可以帮助减肥
许多人认为吃得越精细越有助于消化,其实食物做得太精细会造成一些有利健康的物质丢失。同时吃细粮以及太精细的食物很容易导致便秘等,所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更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利消化和减肥。
建议:蔬菜,部分水果,五谷杂粮等都是热量密度低的食物,减肥期间应该以这些食物为主!
误区六:少吃多餐就能减肥
多数人听说少食多餐可以减肥,这样不会将胃撑大,所以将一天吃三餐改成了一天吃五餐。 对于少食多餐可以有效地控制我们每餐的食量,让身体代谢相对处于平稳的状态,但前提是每日摄入的总热量是要固定的。也就是说把三餐的食物分成五餐来吃,而不是吃五餐!如果是这样那你就比原来一天三餐的食量还要多了。
建议:在减肥的同时你要合理地配合饮食控制,那样效果会好点,当然不是变相吃多,更不提倡去节食。
误区七:晚睡、熬夜可以变瘦。
常工作到深夜,有时无所事事都要坚持到2-3点,认为这么辛苦,一定会瘦下来。累可以减肥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从生物医学上讲,人体进行一天的活动,在晚上就自然地进入了休息状态,唯独合成脂肪的胰岛素,在晚上分泌的较多。这就意味着吃同样多的东西,在晚上更容易变成脂肪沉淀下来。所以,白天认真工作,晚上好好休息。再者晚上尽量不要在睡前2小时吃东西,这样就会减少多余脂肪的产生。
建议:早睡早起,保持心情开朗,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