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的老师,我叫张坤,这一节我给大家谈一谈,如何克服抑郁症患者的无力感和无望感。
心理学家赛利格曼说:没有忧郁的思想,就没有忧郁的感受,没有忧郁的感受,也就没有忧郁的思想.
上次我们讲到了习得性无助,那只狗无论怎么样的努力,也无法改变它的处境,所以最后它选择了放弃,只能接受残酷的现实,处于一种绝望的状态之中,我们怎么样才能破除这种无助无望呢?
行动无结果,努力也白费,是抑郁的主要原因,不管自己怎么做?最终结果都无法改变,预期的结果都不会出现,行为没有结果是抑郁的人形成的一个重要的认知。意识到自己无力改变现状,无力实现目标,便会选择寻找各种理由,麻木的等待,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心,也就无法继续努力向前,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心理状态会衍生出许多抑郁症状,优柔寡断,缺乏行动力,对他人要求过多,以及因无法担起责任而产生无用感,愧疚感。
一个人的力量感,价值观和自尊心从何而来呢,不是来自他拥有多少东西,而是源自于自身行动给社会创造出多少价值,为他人和社会做出多少贡献。
所以让人有控制感最好练习就是劳动,劳动让人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当你看到你亲手种植的庄稼,慢慢的成长,开枝散叶,开花结果,你的心情就充满着期待,到了收获的季节,看到累累硕果,就让你有丰收的喜悦,有成就感,自豪感,感到自己有价值,感到生活有意义。
劳动创造了价值,获得了幸福,同时也治疗了抑郁,这种意义感,价值感不是理性的赋予给患者,而是通过自己流血流汗创造的,这种幸福感是持久的,弥漫的,自豪的。
劳动本身还锻炼了身体,促进了身心两建,产生了力量感和控制感,破除抑郁的无力感,例如:你去修剪园林,剪刀起枝叶落,就是一种控制感,修好以后整整齐齐,越看越漂亮,产生了自豪感,累了就休息休息,享受了自由自在,同时享受着自然的风吹和阳光的温暖,生活在别人的赞美之中。
总之,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以重塑行为有结果的认知,破除习得性无助中行为无结果的错误认知,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价值,获得了幸福感,同时也缓解了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