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沟通时,如果你的目的只是想要改变别人,让他们的行动符合你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适合。因为它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若是别人因此做出改变和行动,我们希望这样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这正是非暴力沟通中观察所需要的。
本书第三章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在使用非暴力沟通时,如何陈述我们的观察,以及如何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且不带任何评论的观察结果,它只是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举个书中的例子或许你就明白了。这首诗我只节选了其中一段。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又看
但从未看到厨师;
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
调配在一起,
打起了火,
看着炒菜的炉子——
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
告诉我,当你看的时候,
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
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
—鲁思•贝本梅尔
像“愚蠢”这样负面标签,它的消极影响很明显,也容易被我们所察觉。但一些正面或中性的标签如“厨师”,却是不易被我们所察觉,但却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
那如何区别观察和评论呢?书中举了很多例子帮助我们理解。
例如: 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这就是个评论。用非暴力沟通应该这样表达:“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 这就很清楚地将观察结果描述出来了。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来表述我们的观察结果时,容易让对方产生逆反心理,那么彼此也就很难沟通了。
这样看来似乎再简单不过的对观察结果的表达也变得不那么容易。正如卢森堡博士在开篇时所讲,我们要时刻对4个要素保持觉察。或许只有当我们习惯非暴力沟通这种沟通模式,并把它融入生活,才能真正地体会它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