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写文章分三种境界:自嗨型,称他型,结果型。我思考了下自己的文章,可能我是希望称他,结果确只是称我。我的文章可能逻辑不清,表达不明,把自己感动的不得了,别人却一头雾水。没错,我大概就是在自嗨。但写作的初衷一定也是从自嗨开始的,因为自嗨是我们的原始动力。
不过总是需要进步,认识到自己的自嗨后,决定报一次怀左同学的付费写作课,想着别老嗨着自己,什么时候能把别人感动了,文章后面能多点红色的小爱心,我定会很激动。(真的就这点出息了)
以下是关于课程第一堂课,我的复盘:
1.第一节是写作思维。要主动学习,不断输入,才能形成我们的特有思维。我理解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泛读深读各种读,读的同时要去理解,理解作者的思维,发出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思维。所以我要做的就是输入,各种输入。
2.第二节是写作习惯,每个大作家,成功的作家一定都有自己的写作习惯。比如《成为作家》一本书中谈到几个写作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每天一睁开眼,什么都不要看,让自己处于空白状态,拿起纸笔开始写就对了,这就是一种写作习惯。我们刚开始写作,也真的是没有什么所谓的技巧,就是每天写每天练,得有内容才能谈技巧。就像你种庄稼,你每天想着该施什么肥能让庄稼长得更高更壮,可是至少得先把庄稼种上。
课程中讲到养成热爱生活的习惯。就是对生活的小细节要有敏感度,一件事情发生了,要想原因和结果,不要直接过掉,什么也没有吸取到。
又谈到想清楚再写,即要提前写好框架,知道自己的文章要表达的主体思想,不要边写边想,典型的临时抱佛脚,就会使文章显得杂乱。写文章要改掉你固定的口头禅,这就需要平日里多控制自己的需要习惯,久了你不会用了,你的文章里也不会出现了。
我自己写文章喜欢先写个框架,觉得就像是把画先画好了,就差涂色了,写文速度会增进不少。主体思想一般没那么清晰,因为我还很肤浅,例如就爱钱之类的,哈哈。口头禅还是有的,慢慢改,我讲了二十多年的话,你让我一下就不说,会把我憋死的。(惆怅)
课程提到我们的文章写完后,不要急着发,要自己多读几遍,多修改几遍,修改文章属于二次创作。确实有道理,其实修改过程中,可以以读者的角色,就能发现其中的不足。我写完一篇后,不愿再多读,一般就是检查错别字,修改后就大功告成,所以连我自己都不愿读,更别提别人了。
最后一点是积累,平常多读书,多做笔记,看别人文章都是这个名人说那个大家说,原来都是摘抄,平时读书累积,记得笔记。(原来都是套路,我还以为只有我笨,永远记不下来那些名人的话)。
第三节谈的是语感和灵感的培养。我的概括就是多读书,多发现,多动脑。语感培养真的就是多读,读多了看到一句话就知道好不好,就能描述一件事时,别人是素描你就能是油画,有内容有情景。
灵感就是一瞬间的东西,流星一过无痕,灵感还是不同,虽过了,你的大脑可以记下来,你就可以写下来,就成功捕捉到灵感这个家伙了,后期的加工就要看作者了。我目前的状态是读书少读书少读书少,好了,不想说了。
第四节是学习以意运法,反对依法成文。我看到后觉得有点高深,经过怀左老师的点拨,我理解的大概意思就是写作时候就写自己所想所要表达的,为了表达清楚所想,技巧自己就会见缝插针的钻进去。不要套用套路,然后用文章去填,因为这样出来后也只是个假娃娃,没血没肉,不真实不真诚。我现在的文章没有技巧,因为我不知道技巧。(好尴尬)
第五节是学写作最重要的是学思想,文字就是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有了思想文章才能真正的活。好的作家一定也是一个思想家。读经典读文学,有助于我们思想的提升,我们思想升华了,看问题也就更深刻了。
我觉得我觉悟不够,思想不够,我要去读红楼梦了,别拦我。
综上所述,所有的观点融合出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快点滚去读书,读好书,写文章,多写文章。
不管是简书写作,还是任何形式的写作,所谓的套路,就是先有路要套才有用,先有种浇水才能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