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里仁篇》第六章。
接下去孔子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孔老夫子说,真正能够花一天的功夫在仁道上精进的人,这个“用其力”的意思就是精进,他一定会有所成就的,他一定会在仁道上不断提升。孔安国批注说:“言人无能一日用其力修仁者”,我们就是没有哪怕一天的时间去用尽全力修仁,所以做不到“无终食之间违仁”。接下来孔子说,“我未见力不足者”,我从来没有看到谁因为“力不足”而不能行仁。意思是,只要你在求仁道上往前走,就一定会成功,你绝对不会因为力量不足而走不下去。
孔子的得意弟子冉求曾经对老师告白说:“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老师啊,不是弟子不喜欢您的道,是我的力量不足啊。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孔子驳斥他说:如果你真的是力量不足的话,那也应该是你努力之后,走到中途停下来,可是现在你明明是画地为牢,只嘴上在说,并没有真的去做啊!
朱熹《论语集注》里说:“盖为仁在己,欲之则是,而志之所至,气必至焉。故仁虽难能,而至之亦易也。”朱子解释说,为什么孔老夫子会这样说呢?因为“仁”这个东西是不假外求的,它只要肯努力,绝对没有做不到的,因为它是自己内心的心理状态,你的心只要肯做,你绝对不会因为力不够而做不成。只要你志向立定了,力量就会到。所以,为仁看起来难,当你真正去做了,也不难。
孔子在《论语·述而篇》里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说,仁并不遥远,如果我想要仁,仁就会来了。所以,“我未见力不足者。”
实际上是孔老夫子给予我们最大的策励,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希望走上去的,仁就是内心上的功夫,我们可以主导我们的内心,我们不用向外面去求,你只要真的用力去求了,没有求不到的。我的老师也曾经说过:“修德,实际上是最最简单的事情,因为它不需要假借任何外在的条件,比骑自行车还简单。骑自行车至少还需要一辆自行车吧,还要找到一条稍微平整一点的路吧。”
既然“为仁”不会因为“力不足”而失败,那我们通常是停在哪里了呢?既然“仁”是心上的功夫,当然还是卡在我们的心上,卡在我们是不是真的有求仁的心!你内心要清晰,你要不要这个东西?这个是不是你想要的?如果这一点都没有明确,后面自然什么都生不起来。所以,为仁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力不足”的问题,而是你“有心无心”的问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做不做”的问题,再往前一步就是“要不要”的问题。我们之所以没有真正的去行仁,回到前面的内容,还是我们没有真正“志于仁”。我们成圣成贤的志向,还不够坚定。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为仁的这个愿望,为什么?因为我们一天都做不到。果真志于为仁,怎么可能力不足呢?
那既然问题还是出在志向不坚定上,我们就要在志向上下功夫。
我们为什么不能确立求仁的志向呢?
一方面是由于我们习性的阻挡。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不知道的状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不要什么,随波逐流,我们碰到自己相应的事、喜欢的人、好吃的、好玩的,心就跟着去了。一造次,一着急起来,什么换位思考、待人着想、观功念恩就都没有了。一遇到危险关头、颠沛的事情,就忙着处理问题去了,心在哪里也不知道了,先不谈什么“克己复礼为仁”了,就是做了很多恶,自己都是不知道的。这都是我们原本的烦恼习气在起作用。
我们之所以提不起“为仁”的志向,还有一方面是说明我们的学习还不够,我们对于圣贤之道还没有真的学懂、学明白,我们不知道“好仁”和“恶不仁”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还是在上一章所说的,“求富贵”和“去贫贱”的层次中反复地折腾,还没有走上真正的求道之路。所以,我们还是要多去学习圣贤之道,多听闻、多思考、多实践,通过学习,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让我们的志向提起来。朱熹《论语集注》中说:“夫子自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意思是说,夫子说没有见到“好仁者”和“恶不仁者”,因为“好仁者”真的知道仁的好处,天下没有比之更好的东西了。“恶不仁者”是真的知道不仁的可恶之处,所以他必定会抉择“为仁”和去除“不仁”之事。圣贤之道是知难行易,真正知道了,你做起来不难,为什么?你知道我们本来就应该要仁,那为什么做不到?还是知得不透彻,所以要在知上下功夫。
最后,孔子说,“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孔子说话也很委婉。孔安国批注里讲:“谦不欲尽诬时人,言不能为仁。故云,为能有尔,我未之见也。”孔安国批注说这是孔子谦虚,也不能够把当时的人都骂尽了。其实后面这一句,是孔子谦虚的话语,委婉客气的话,前面说的那是实话,有谁能一日用力行仁?孔子没有见过。孔子这里讲,大概可能也是有的,只是我没有见到。留了一点余地在这里,既是一种委婉的说法,也是留了一个期待,是鼓励我们要去力行。
南北朝时代《皇侃注疏》中说,“世中盖亦当有一日行仁者,特是自未尝闻见耳。”说这世间还是应该有人,在这一天之内去实践仁的,只是孔子说他自己没见到而已。这也是对我们的鼓励,希望我们要去做到。因为我们通常的状况呢,比较容易退缩,怪自己不行,给自己找理由。我不行啊,反正我都不行了,你看都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了,我就更不行了。所以,我不去做也是理所当然了。那种可以迎难而上的勇气很少见了。
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再再再再地去策励我们的目标,提策我们的志向所在。今天的学习先到这里,明天继续。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为什么实行仁道不可能出现“力不足”呢?
因为“仁”这个东西是不假外求的,只要肯努力,绝对没有做不到的,因为它是自己内心的心理状态,你的心只要肯做,你绝对不会因为力不够而做不成。只要你志向立定了,力量就会到。所以,为仁看起来难,当你真正去做了,也不难。
2.既然不会因为“力不足”而失败,那我们通常是停在哪里了呢?
既然“仁”是心上的功夫,当然还是卡在我们的心上,卡在我们是不是真的有求仁的心!你内心要清晰,你要不要这个东西?这个是不是你想要的?如果这一点都没有明确,后面自然什么都生不起来。所以,为仁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力不足”的问题,而是你“有心无心”的问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做不做”的问题,再往前一步就是“要不要”的问题。我们之所以没有真正的去行仁,回到前面的内容,还是我们没有真正“志于仁”。我们成圣成贤的志向,还不够坚定。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为仁的这个愿望,为什么?因为我们一天都做不到。果真志于为仁,怎么可能力不足呢?
那既然问题还是出在志向不坚定上,我们就要在志向上下功夫。
3.我们学了这么久,为什么还不能确立求仁的志向呢?如何做,可以让我们的志向更清晰呢?
一方面是由于我们习性的阻挡。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不知道的状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不要什么,随波逐流,我们碰到自己相应的事、喜欢的人、好吃的、好玩的,心就跟着去了。一造次,一着急起来,什么换位思考、待人着想、观功念恩就都没有了。一遇到危险关头、颠沛的事情,就忙着处理问题去了,心在哪里也不知道了,先不谈什么“克己复礼为仁”了,就是做了很多恶,自己都是不知道的。这都是我们原本的烦恼习气在起作用。
我们之所以提不起“为仁”的志向,还有一方面是说明我们的学习还不够,我们对于圣贤之道还没有真的学懂、学明白,我们不知道“好仁”和“恶不仁”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还是在上一章所说的,“求富贵”和“去贫贱”的层次中反复地折腾,还没有走上真正的求道之路。所以,我们还是要多去学习圣贤之道,多听闻、多思考、多实践,通过学习,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让我们的志向提起来。
朱熹《论语集注》中说:“夫子自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意思是说,夫子说没有见到“好仁者”和“恶不仁者”,因为“好仁者”真的知道仁的好处,天下没有比之更好的东西了。“恶不仁者”是真的知道不仁的可恶之处,所以他必定会抉择“为仁”和去除“不仁”之事。圣贤之道是知难行易,真正知道了,你做起来不难,为什么?你知道我们本来就应该要仁,那为什么做不到?还是知得不透彻,所以要在知上下功夫,孔子是鼓励我们要去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