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篇第六章(2)梦秋老师 8分26秒
原文: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汝)弗能救与(欤)?”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问题1.这一章表现出孔老夫子怎样的修养与智慧?
《论语·八佾》篇第六章(2)梦秋老师 8分26秒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论语·八佾》篇的第六章。
昨天我们学到,当孔子提醒冉有应当去劝阻季氏,不要去祭祀泰山的时候,冉有回答不能。面对学生的拒绝,孔子没有再继续要求劝说,而是发出了一声感叹:“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曾谓,就是难道,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吗?
读这一章很佩服孔老夫子的修养。我们一般人都觉得孔子老师那么厉害,学生一定很听他的,但是冉有却把老师拒绝得这么干脆。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请求,学生这么果断拒绝了,我们一定很生气。但夫子似乎并不在意这一点,被弟子拒绝得这么干脆的他,既没有再批评冉有的见义不为,也没有直接斥责季氏的僭窃。他马上转换了另一个角度,婉转地说了一句,“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意思是以对礼义之本都不能通达的林放都绝不会认同季氏这种违礼的行为,泰山之神又怎能不如林放的智慧呢?季氏欲诬罔而祭之,泰山神怎么可能不了解他的诬罔而享用这种祭祀呢?对此朱熹《论语集注》当中引范氏曰:“冉有从季氏,夫子岂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圣人不轻绝人。尽己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谏也。既不能正,则美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诬,是亦教诲之道也。”意思是孔子也知道季氏的为人,就算是冉有劝了他,他也不会听。但是孔子不轻易放弃对任何人的帮助,所以他发出了反问说:难道泰山神还不知道林放知礼么?孔子此处拿林放和泰山神进行对比,目的就是为了让季氏知道这种无礼行径,人尚且不能接受,何况是神。孔子平日不轻言鬼神,言及鬼神,亦一本于人道,就人事常理作推断,如果有神,必然不能不如林放。什么是神?“聪明正直,死而为神。”这是神的资格,泰山之神一定是聪明正直的。但凡是个守道聪明正直有理的人,都不会接受别人非礼的谄媚,神比人高,又怎么可以用无道非礼之事谄媚他呢?
《论语集注》“欲季氏知其无益而自止,又进林放以厉冉有也。”意思是孔子这话说的委婉,季氏和冉有已经不足以责备了,他就把林放举出来,来教化季氏,来激励冉有。孔子希望季氏知道他祭祀泰山是徒劳无益的,如果泰山之神享受你的谄祭,就连林放这个平常人都不如,又怎么能保佑你,你做这个事就是胡作妄为、令人耻笑,让他知止。再激励冉有,说虽然你会经营治理,帮助季氏把家族治理得井井有条、人强马壮,但你还不如林放,尚且要探寻礼的根本。夫子在明知不可为而为的情况下,还说了这番话,就是想通过林放和泰山之神的对比来提醒冉有,尽管季氏很糟糕,你也应该极力去防止他犯错。哪怕把此话转给季氏也好能帮忙他。何必逞一时之快?无论他是想要彰显一下自己的威势也好,讨保佑也罢,都达不到目的。此举在民众眼里看,就是他非礼僭越、目无国君;泰山也不接受你的祭祀,自己反落得违礼的罪名。如果季氏要是真的听到了夫子这个话,觉得这样做没意思,这也真正达到救他的效果了。有学者指出此章对话,是在季氏决定旅泰山之后、但是尚未执行之时。后来,史料中未有季氏旅泰山的记载,可能是因为孔子的话,冉有传到了,季氏取消了此行。
《论语或问》上说“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国之山川,只缘是他属我,故我祭得他。若不属我,则气便不与之相感,如何祭得他呢。” 与一国而言,邦国为山川诸神所护佑,所以国君祭祀名山大川,对一家而言,家族受祖先护佑,所以,天子国君卿大夫都会祭祀自己的祖宗。象季氏这样,一个大夫,非要报功于天地,祭祀泰山,不但神灵不会接受这非礼之祭,同时由于自己的僭越行为,不仅无福,反将遭祸。4分48秒
问题2:泰山神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且能左右人间的事,会以什么为规则来左右?人为什么要祭祀?正确的祭祀之道包含哪些内容?
泰山神到底存不存在,我们无法求证,如果存在且能左右人间的事,会以什么为规则来左右?《易经系辞传》中说:“天所佑者,顺也。”“顺”指顺天道,顺天道必顺乎礼。顺则护佑,违则惩罚。南怀瑾老先生说:如果上天之神不分善恶,有求必应,那做人尽管做坏事,做人很容易,天天去拜神就行了,这岂是神的意旨?人为什么要祭祀?我们现代人祭祀只知道祈福,事实上祭祀更是要表达感恩、缅怀和回馈、报功于祖先,向祖先汇报我们做了什么。因此,祭祀的过程也是汇报人之所为的过程,你不可能去讲要害谁,做了多少坏事,这么说祖先也会担忧,神也不高兴。所以祭祀就是和鬼神沟通仁义道德的过程,也是通过这样的沟通调整自己的思想使之符合天道的过程,这是祈福。但是,不守规则的人就会以为神也会和他一样不守规则,用不守规则的行为以祈求神的庇护,这是很可笑的。因此,季氏违礼不止于以大夫的身份行国君之事,更在于他以非天道的行为祈求福禄永驻、免遭灾祸,这本就与天道相悖。季氏不知此理,冉有不知此理,但孔子深知其理,因此教冉有救季氏守礼,这就是叫季氏以天道自救。所以,礼表面上是礼遇他人、敬他人,实质上是敬自己的。以礼使自己就有道而正、而归仁,这就回归到礼之本、礼之用。
赵天麟上书有一段话说:“东岳者,太平天子告成之地,东方藩侯当祀之山。今乃有倡优戏谑之徒、货殖屠沽之子,干越违反僭越邦典,亵渎神明,停废产业,耗损食货,亦已甚矣(这样的人也去祭祀)。父慈子孝,何用焚香?上安下顺,何须楮币?不然,竭天下之香,继炉而焚之,罄天下之楮(chǔ),为币而爇(ruò)之(你把全天下的钱都点了焚烧了去祭祀神明),知其断无益矣(也没有什么用处)。”现在呢,有不愿勤劳勤劳致富、不想通过劳动的人,甚至一边行不善一边求神拜佛以祈福,这都是淫祀、非礼之祭,神是不会保佑的。所谓神不享非礼、淫祀无福,学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7分29秒
问题3.《八佾》前六章的次第关系是什么?
总结一下《八佾》篇的第一、第二章呢,是透过“八佾舞于庭”“三家以《雍》彻”,揭示出当时礼崩乐坏的现象;第三章呢,直接讲出礼之本在仁;第四章“林放问礼之本”,孔子举出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导我们在实践中去体悟礼的情感;第五章就在讲礼乐文明的重要性。今天这第六章同样讲的是季氏违礼之事。出场的是冉有和孔子,但问题的关键人物却是季氏、泰山神和林放。这就把对礼之本的探讨引导了人和神之间的关系上、以祭祀之道来讨论礼之本的问题。得出结论是,只有在本分仁心及诚心上的祭祀,才是正确的祭祀之道。可以说前面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这句话正是这一章的季氏与冉有的写照。8分26秒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讲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这一章表现出孔老夫子怎样的修养与智慧?
读这一章很佩服孔老夫子的修养。我们一般人都觉得孔子老师那么厉害,学生一定很听他的,但是冉有却把老师拒绝得这么干脆。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请求,学生这么果断拒绝了,我们一定很生气。但夫子似乎并不在意这一点,被弟子拒绝得这么干脆的他,既没有再批评冉有的见义不为,也没有直接斥责季氏的僭窃。他马上转换了另一个角度,婉转地说了一句,“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意思是以对礼义之本都不能通达的林放都绝不会认同季氏这种违礼的行为,泰山之神又怎能不如林放的智慧呢?季氏欲诬罔而祭之,泰山神怎么可能不了解他的诬罔而享用这种祭祀呢?
夫子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还说了这番话,就是想通过林放和泰山之神的对比来提醒冉有,尽管季氏很糟糕,你也应该极力去防止他犯错。哪怕把此话说给季氏也好能帮忙他。何必逞一时之快?无论他是想要彰显一下自己的威势也好,讨保佑也罢,都达不到目的。此举在民众眼里看,就是他非礼僭越、目无国君;泰山也不接受你的祭祀,自己反落得违礼的罪名。如果季氏要是真的听到了夫子这个话,觉得这样做没意思,这也是达到救他的效果了。
2.正确的祭祀之道包含哪些内容?
《易经系辞传》中说:“天所佑者,顺也。”“顺”指顺天道,顺天道必顺乎礼。顺则护佑,违则惩罚。南怀瑾老先生说:如果上天之神不分善恶,有求必应,那做人尽管做坏事,天天去拜神就行了,这岂是神的意旨?人为什么要祭祀?我们现代人祭祀只知道祈福,事实上祭祀更是要表达感恩、缅怀和回馈、报功与祖先,向祖先汇报我们做了什么。因此,祭祀的过程也是汇报人之所为的过程,你不可能去讲要害谁,做了多少坏事,这样说祖先也会担忧,神也不高兴。所以祭祀就是和鬼神沟通仁义道德的过程,也是通过这样的沟通调整自己的思想使之符合天道的过程,这是祈福。但不守规则的人就会以为神也会和他一样不守规则,用不守规则的行为以祈求神的庇护,这是很可笑的。因此季氏违礼不止于以大夫的身份行国君之事,更在于他以非天道的行为祈求福禄永驻、免遭灾祸,这本就与天道相悖。季氏不知此理,冉有不知此理,但孔子深知其理,因此教冉有救季氏守礼,这就是叫季氏以天道自救。所以礼表面上是礼遇他人、敬他人,实质上是救自己。以礼使自己就有道而正、而归仁,这就回归到礼之本、礼之用。
赵天麟上书有一段话说:“东岳者,太平天子告成之地,东方藩侯当祀之山。今乃有倡优戏谑之徒、货殖屠沽之子,干越邦典,亵渎神明,停废产业,耗损食货,亦已甚矣。父慈子孝,何用焚香?上安下顺,何须楮币?不然,竭天下之香,继炉而焚之,罄天下之楮(chǔ),为币而爇(ruò)之,知其断无益矣。”现在有不愿勤劳、不想通过劳动的人,甚至一边行不善一边求神拜佛以祈福,这都是淫祀、非礼之祭,神是不会保佑你的。所谓神不享非礼、淫祀无福,学者当明白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