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罗马当地时间星期日。
因为时差的关系,凌晨五点就再难入睡,如打了鸡血一般开始了罗马假日的暴走之旅。
罗马城三多:广场多、教堂多、喷泉多。
今日的行程,就从罗马火车站旁的共和国广场开始。在这里,两座扇型的古建筑环抱着仙女喷泉,广场对面就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天使与殉教者圣母大殿。
晨七点,路灯灭,晨光亮。在这座依旧没有苏醒的城市里,只有肥硕的鸽子在悠闲的踱步,混不理睬飞驰而过的车辆。
波格赛美术馆##
用罗马Pass搭乘公车,前往波格赛美术馆,开始在意大利的艺术朝圣之旅。
这座坐落于波各赛公园中的美术馆,收藏了大量贝尼尼作品:《阿波罗和达芙尼》、《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等。
意大利的雕塑绘画作品,大多取材于神话与宗教,这是在意大利自由行前不得不做的功课。
以《普鲁托和普洛塞尔皮娜》为例,它刻画了冥王普鲁托强掳少女普洛塞尔皮娜作为其妻子时的场景。如果仅仅冲着凶煞的冥王和他的三头犬感叹一声:“欧,强抢民女嘛”,未免太过亵渎这座作品。
看,冥王用力的肌肉线条;
看,那强壮的手青筋暴露揽腰抓腿;
看,那少女脸上绝望的泪滴。
正是这些细节让坚硬呆板的大理石变成了活生生的躯体,也正是这些细节让千年后的朝圣者们发出由衷的赞叹。
大多数国人缺乏美学素养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也一度以为自己是块理工科顽固不化的朽木。可当置身于此,面对这一座座雕像的时候,我才发觉:我们的生活里,少了太多近距离接触美的机会。美,带给人的触动是共通的。
在雕塑与画作中流连,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失。当走出美术馆,重见灼目阳光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时近正午,恍若隔世。
我在西班牙广场吃冰激凌##
罗马的经典或博物馆大多呈簇状,彼此相距不远。从伯格赛美术馆步行前往西班牙广场,也就二十分钟的光景。
一部电影,成就了一座广场。《罗马假日》中安雅公主在广场上买花和在台阶上吃冰激凌的场景出现后,到西班牙广场上席地而坐,吃一个纯正的意大利冰激凌也就成了旅行当中的必选项目。
在国内,零售冰淇淋的器具大多是一个半球形的勺子,店员会舀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冰激凌球。而在罗马,销售冰激凌的姑娘先用一个形如锅铲的工具在冰激凌堆里一通搅和,随后像绘制涂鸦一样涂抹在蛋筒之上,以至于产出的东东更像是一朵顶在蛋筒之上的彩云。
入乡随俗,不必免俗,席地而坐。唱着《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的中国姑娘小伙,在西班牙广场上吃着冰激凌。
风景总在意外处##
罗马的教堂是可以在列表上拉出长长一串的,沿着罗马的街道,我们本打算按图索驹一处处的寻访。可当路边的教堂里传来乐声时,还是忍不住好奇的走了进去。当进入其中的时候,立刻被它的恢宏所打动。
高耸的穹顶,耀眼的壁画,巨大的管风琴,扑朔的烛光,教堂总有一种与尘世隔离的魔力。年迈的主教,在台上以沉稳的话语布道,佝偻的身体白色的头发被自顶而下投射的阳光所笼罩,变得神圣而高达;信众们站在台下,跟着主教齐声吟诵。人声伴着管风琴声,在空旷的教堂里层层叠叠的回响,形成了一种震慑心魂的共鸣:同这建筑共鸣、同这些信众共鸣、同这信仰共鸣。
信的人必有神迹伴随他们——《圣经 》
同样给我们带来震撼的,也是不在攻略名录上的教堂:罗马人骨教堂。
在教堂地下室的五间小堂里,存放了自1528年到1870年四千多具基督信徒的骸骨。正是他们,生的时候奔波劳碌将自己的信仰传播到欧洲大陆的个个角落,在死去后,散落四方的他们重得落叶归根,在这里与同道相会,以另一种形式重组成祭拜上帝的祭坛:
- 以肩胛骨组成的花纹
- 以指骨和腿骨拼接成的漩涡与旭日
- 从天花板上悬垂而下的肋骨吊灯
- 骨盆拼接成的沙漏形状。
入口处的铭牌有这样一段话:“你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就是你们的将来。(Quello che voi siete noi eravamo; quello che noi siamo voi sarete.)”
坦然的面对生,坦然的面对死,无论生死轨迹如何,都不懈的追逐自己的信仰,也许这才是这座掩映在落叶中的人骨教堂的立意所在。
罗马假日的暴走##
难得的,微信运动中的步数高居榜首,霸占了所有人的封面。我将封面换成了那张教堂内穹顶射下一束光的图片,算是给这一日的暴走留个纪念。
在这个罗马假日里,罗马攻略中大的景点无一例外的走到,可真正带给我们惊喜的却是鲜有人提到的景点。
美丽的西班牙广场注定是属于赫本,而那些意外处的那些惊喜与感动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罗马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