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A后台留言:小棠,快放假了,我已经完全没法安心工作,每天踏进公司时,就不由自主地产生厌烦情绪;上班时间总是忍不住刷各地旅游攻略,年终总结不想写,平常可以轻松完成的任务,难度好像加大了几千倍不止;下班后也很焦虑,什么都不想做,也难以集中精力,并且看谁都不顺眼!这样下去可能会影响到年终奖,那损失就大了,怎么办......
一、这是你的身体在呼救!
这位朋友描述的所有症状,都指向一件事:你的身体,正在拼命阻止你工作,试图让你休息!
为什么呢?
因为压力带来的应激反应,已经让身体不堪重负,精疲力竭了。
二、压力是如何在生理上影响我们的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告诉我们,身体对压力的应激反应,几乎都是以相同顺序进行的:
1.最初,当引发压力的情境突然来临时,比如专业消防队员听到警报声响起,应激反应可能会以突然而剧烈的生理唤起开始:心跳呼吸加速,血压升高,流汗;
而当工作的压力持续袭来,唤起的感觉可能会一直袭扰你,这就是慢性应激;
2.唤起的目的是求生存、适应环境;当这种生理机制启动时,个体会产生或战或逃反应。要么战斗,要么逃跑:被一头黑熊盯上时,你如何选择?可能在你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时,本能已经带着你撒丫子跑了。生物体处置这种威胁时,脑内天生就设定好了或战或逃的程序,根本不用意识的参与。
那如果生命并没有受到威胁呢?比如你正和同事一起参加一个会议,部门经理突然对你提出严厉的批评,因为你没有完成某项任务。但其实,这件事责任在其他人,不是你的错。大家迅速把目光投向你时,你会觉得脸上发烧,与此同时,你牙关紧咬、双拳紧握,真想大声驳斥,或者把谁胖揍一顿,当然,只是想想而已。这种内部活动,跟生命受到威胁的或战或逃反应,是一样的。
3.接下来,你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会作出响应,大量调动体内储存的资源,以便完成战或逃的动作:瞳孔放大使视野变远;心跳加速、收缩力量增大,向各处运送更多血液;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血糖升高,血压升高......
4.最后,当战或逃动作结束,身体松懈下来,此时免疫系统有效性会降低。
三、持续的压力会产生什么后果
对压力的应激反应,会大量消耗身体的资源储备,当应激源一直没有消除,压力一直存在,则身体始终都要动用资源储备。
如果一直得不到休息,身体没办法重新储备能量,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减少用来应对额外应激源的资源储备。
我们来设想一下:比如你刚参加完一项让你精疲力竭的考试。为了做好准备,你彻夜不眠,没日没夜复习,饿了就吃垃圾食品,困了就喝咖啡强打精神。现在,一切终于结束了,你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此时,电话铃声响起,是医院来电,语气透着一丝不祥:”这里是xxx医院,请问是xxx的家属吗?“
是家里亲人出了车祸。
面对这个新的应激源,已经精疲力竭的你是否还能应对?
很难,太难了。身体已经接近枯竭,再要调动资源来应对强大的刺激,搞不好还会踏上不归路。
连续熬夜加班的程序员可能猝死,连续熬夜网吧打游戏也有可能猝死。
长期处在工作压力之中,虽不至于油尽灯枯,但身体内部反应流程,是相似的。失眠、焦虑、难以集中精力,免疫系统降低。再加上即将到来的假期,身体要想办法储备能量以应对假期带来的压力......等等,假期难道不是放松吗?怎么也会带来压力?
是的没错,假期也是一种压力源。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告诉我们,生活中各种事件,都可能成为压力源。其中,像升职加薪这种我们认为是积极正面的事件,同样可能成为压力源,因为各种事件都会造成改变,所有的改变都需要你去适应,因而任何改变都会制造压力。
托马斯·霍尔姆斯和理查德·拉尔开发了一种心理测量工具,叫社会再适应量表,可以衡量一段时间内个人所承受的压力。感兴趣的可以百度搜一下。其中,度假、睡眠习惯改变等生活中的小事情,也会带来一定的压力。
所以,你的身体通过各种信号,来提醒你:压力太大了,需要休息了,否则要吃不消了啊!
四、怎么应对
市面上有很多压力管理的书籍,你可以选择适合你的方式,通过多种策略来应对。
比如,你可以在工作中适当摸鱼。放松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摸鱼是在紧张的工作中,缓解压力,调整自己精力。白天及时排解压力很重要,不要把压力积累到晚上,影响睡眠。
对于工作,可以挑最重要、最关键的来做,不重要的琐碎小事可以放弃,或者留待年后再说。在做重要工作的时候,不要想太多,先把工作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每完成一个步骤就给自己一点小奖励。只要有所进展,也就是“或战或逃”中,你选择了正面应对的”战“,那么每一个小进展,都可以很有效地缓解压力。
无论多忙,都要想办法抽出时间锻炼身体,维持健康饮食。
其他缓解压力的方法,包括认知重建、获取社会支持等。想了解更多的,可以私信我交流。
五、写在最后
心理和身体并不是两个独立的系统,而是密不可分的。心理问题导致身体疾病的证据不胜枚举,千万不要小瞧身体发出的信号。虎年春节将近,祝愿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是爱读书的宝妈公号北冀小棠读书会,欢迎与我一起慢慢读书、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