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警幻仙子来教育贾宝玉,错误的教育方法依旧会失败

贾宝玉的出场是很神奇的。

他是神瑛侍者转世,一出世嘴里就含着块美玉。

身世外挂都有了!

虽然不爱读正经书,但是诗也吟得,词也作得,字也写得不错。外加一副好相貌。

这是里子外貌都有了。

因此整个贾家对他期望都很高。

周岁时候抓周,贾宝玉一伸手就是脂粉钗环。贾政的不高兴固然是人之常情,自然还是因为对爱子期望甚高。

贾家祖先对他期望也高,甚至有只有贾宝玉才能振兴家族的话。

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

因此贾家宁国公和荣国公的神灵特特找了警幻仙子,让她利用手中的资源警醒贾宝玉,让他醒悟过来,男女之间就那么点事,还是把心思放在建功立业振兴家族上面去吧!

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

于是警幻就针对贾宝玉定制了一系列教化措施,力图改变贾宝玉的人生轨迹。

但是贾宝玉的人生显然没有就此改变,他在此后的生活里,依旧流连在诸芳之间,做他的富贵闲人。

这里不想说贾宝玉的人生如何如何。只想说说警幻对贾宝玉的教育方法,是正确合适的吗?

我们来看看警幻仙子为贾宝玉定制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第一、用《红楼梦》十二钗的曲子加上歌舞警醒贾宝玉。

意思贾宝玉你看,仙境的歌舞也不过如此。你要是不努力,做那个振兴家族的栋梁吧!不然你的姐妹们就会落得这样悲惨的下场。

第二、把自己的妹子可卿送给贾宝玉,让他看看多美的女人,其实也是就那么回事。

但是这样的教育方法适合贾宝玉吗?

显然不适合。

首先、没有正方向的引导沟通。

贾宝玉此时不过十三岁左右的青少年。

拿判词和曲子打哑谜,他看不懂。又不肯直接告诉他,你这样不行,下场不好。

宝玉还欲看时,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

拿歌舞警醒他,他还是看不懂。

警幻见宝玉甚无趣味,因叹:“痴儿竟尚未悟!”

因此警幻这一系列动作无异于对牛弹琴。

第二、没有对症下药。

贾宝玉的问题在于什么呢?

他只想和女孩子们在一起,做个大暖男照顾女孩子们,不愿意去外面的世界和男人们争强好胜,为着名利汲汲营营。

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警幻用来警醒贾宝玉用什么呢?用可卿。

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贾宝玉虽然和林黛玉谈恋爱,但是主要是精神伴侣。

虽然也和袭人发生了关系,但是不乱搞。

对于暖男贾宝玉,告诉他男女间就那么回事,别在女人身上下功夫了显然不行。反而如果直接告诉他,这样不行,保护不了这些女孩子。你如果出去扬名立万,反而有可能可以保护这些女孩子,这样反而可能有点效果。

第三、忽略了大环境对贾宝玉的影响。

贾宝玉呢,他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他很不耻于那些男子为了私利奔走谄媚,不愿意与他们为伍,因此不愿意为官取仕。

因他自幼姊妹丛中长大,亲姊妹有元春,探春,伯叔的有迎春,惜春,亲戚中又有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等诸人。他便料定,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因有这个呆念在心,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混沌浊物,可有可无。

其实贾宝玉和薛宝钗对当时的官场风气观点是一致的,但是贾宝玉选择逃避,而薛宝钗选择直面应对。

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

如此,警幻仙子既不愿意直接告诉贾宝玉该做官取仕的原因,也没有因材施教针对性的教育贾宝玉,又忽略了大环境的污浊。因此即使合太虚幻境众仙人之力也没有把一个世间顽童贾宝玉的人生轨迹给扭转过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西爱情观念的差别有多大?今天还很少有人真正看出这种差别究竟在哪里,一般人们只把它归结为“表达爱情的方式和习惯...
    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阅读 5,522评论 0 7
  • 弟弟又发烧了,这还没停药呢,再次被袭,我不免内心呼喊:“还能再难点儿吗?”怀里的弟弟因为感冒变得矫情,孩子是...
    齐天大晟晟阅读 2,695评论 0 0
  • 要想快速减脂且不反弹,那就是力量训练➕有氧训练咯。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含量,不但可以提高基础代谢也可以让局部紧实达...
    钟博婷阅读 3,746评论 0 0
  • 秋意渐浓
    昙花舞阅读 2,675评论 0 0
  • 心平气和,顾名思义,心平静了,气脉也就平和了,万事由心生,心安是大药,但是看来简单,真正做到真不易,需要慢慢修炼提...
    2ae7b44bc893阅读 67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