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孝道?我国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 孝道文化 的“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千百年的演变中,孝形成了一种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延伸的意义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以前,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华夏先祖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也有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关于敬老、养老的史料记载则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得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且赋予其新的内容。
何谓孝顺?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判断,尽孝没有定式,也不必拘泥于一格。尊敬父母,听老人话是一种孝顺;让父母吃好、穿好是孝顺;让父母精神富足也是孝顺;让父母在家看孙子享受天伦之乐是孝顺;实现父母的心愿,带父母出门旅游,领略异国他乡风土人情是孝顺;能够百忙中抽出时间,经常看望父母更是孝顺…孝顺是中国人做人的本分,是伦理的基础,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顺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用行动来证明。
孝道文化是文化大革命那场文化浩劫中幸存下来,少有的没有被毁灭的重要传统文化之一。孝道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应该推崇,继承和发展,使之发扬光大!(未完待续)
亲爱的你 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您关注 留言…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