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际接触的多元视角——心理学文献分析(12/100)

【参考文献】

Paolini, S., Azam, F., Harwood, J., Mackiewicz, M., & Hewstone, M. (2022). Seeking and avoiding contact with Muslims at a Hijab Stall: Evidence for multilayer, multi-determined solidarity, courage, apathy, and moral outrag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61(1), 214-252.

1 研究背景与假设

关注了客观隔离(群体间的隔离现象)和主观障碍(个体的自我隔离行为),这些因素可能阻碍人们寻求群体间的接触和互动。然而,有关接触行为的预测因素研究较为有限,且现有研究存在碎片化和零散的问题。

2 创新点与目标

提出了创新观点,即“多元情境接触寻求与回避选择”,其中多元性指的是接触行为的预测因素具有多层次、多变量的特点,而情境性则强调了我们在真实环境中观察自然发生的接触选择。

研究目标主要有两点: 1)提高相关和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以更自然的方式考察人们的反应,避免过于笼统的测量对象,如社会距离和未指明的外群体成员; 2)构建一个综合的、多层次、多变量的框架,能够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下适用(a time- and context-sensitive multilayer-multivariate framework)。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场所

与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社区合作,共同设计了“头巾摊位计划(the hijab stall)”,并进行了广泛的咨询,以确保研究的参与者代表性。

3.2 参与者、测量和过程

首先纳入了1347名非穆斯林女性参与者,了解她们是否选择参观希贾布摊位、对此计划的担忧,以及她们对邀请传单的回应原因。然后,559人继续回答考察了涵盖五个层次的50个心理构建的决定因素,并最终鉴定出25个重要决定因素。最后,分析了其中的118人的实际摊位参观情况。

在分析方面,我们采用了探索性因子分析来确定接触行为的决定因素,同时采用线性判别函数分析来对不同的接近/回避类型进行定量测试。

4 结果与讨论

4.1 接近/回避动机

通过定性分析,我们发现了三种接近动机:自我教育、团结和好奇心;同时也识别出了回避动机:不介意、价值触犯和摊位不适。

多元变量分析(multivariate profiling)采用线性判别函数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来深入探究不同接近/回避类型的动机。

4.2 接触选择和关心的问题

……

4.3 实际的参与情况

最后,对摊位参观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了解了参与者的特点以及可能的流失情况。

5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