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也白搭?一万小时定律竟是谎言?!

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我们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刻意练习。

近年来,所谓“一万小时刻意练习”的定律成了许多人坚信不疑的真理。

为了跨越阶层出人头地,无数有志青年凌晨三点孤军奋战。

然而现实残酷,令人瞩目的成就最终只眷顾了极少数人,大部分人仍是只能围观鼓掌、抬头仰望的无名之辈。

是自己努力不够?还是别人天赋过人?

所谓“一万小时定律”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一万小时刻意练习”能让你在哪些领域出人头地?又在哪些领域是浪费生命?

一个人想要在这个时代有所成就,是该努力拼搏,还是该佛系人生呢?


一、“一万小时定律”是怎么回事?

早在1993年,心理学家Ericsson和同事们发现很多领域的专家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通过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来提升他们的技能。他们提出那些所谓的“天才”其实是10年以上高强度练习的结果[1]。

Ericsson等人找了一些音乐家,让他们回忆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每周刻意练习乐器的量。他们发现那些成就高的音乐家积累的刻意练习量要比成就低的音乐家高出许多。根据他们的统计模型,同样是在7-8岁开始练习,“最有才”的小提琴家们到20岁时平均积累了10000小时以上的刻意练习;“有才”的小提琴家们20岁时积累了平均约7800小时的练习。而那些最后去做老师的小提琴家平均只积累了约4600小时的练习(惭愧惭愧。。)。

为了证明练习和成就的关系不局限于小提琴,他们又找来了专业和业余的钢琴家进行比较。他们发现,和小提琴家类似,专业的钢琴家到20岁时也积累了大约10000小时的练习时间。而业余的钢琴家只积累了不到2000小时的刻意练习。

从8岁到20岁这12年时间内要积累10000小时的练习,相当于10000÷(365×12)=2.3小时/天的练习量(包含双休日),或是3.2小时/天(不含双休日)。这样长期高强度的练习量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因此也解释了为什么取得非凡成就的人少之又少。

自该文章发表后,不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大众中都掀起了研究刻意练习的浪潮。其中,作者Malcolm Gladwell在《Outliers》一书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的说法。他认为10000小时的练习是成为专家的必要条件。经过网络的传播和大众的二次消化,该“定律”也成了世人皆知的“真理”。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二、对“一万小时定律”的两大误解:

1.   Ericsson等人统计模型预测的10000小时是个平均值,而不是最小值。2007年的一篇文章研究了国际象棋选手练习的情况[2]。他们发现练习量确实和选手的成就有重要联系,但是即使是在大师级的选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那些“学得快”的大师只积累了3000多小时的练习时间,而有些“天资欠缺”的大师则累计练习了23000个小时。

这也就是说,10000小时只是个好听的数字,并不是成才的最低标准。“一万小时定律”意在告诉人们要“勤加练习”才能有所成就。然而每个人的成长曲线不同,因此所必需的练习量也有差异。

2.   “一万小时定律”反映的是刻意练习和成就的相关性,不能说明因果关系。练习和成就的相关性也许反映了从刻意练习到过人成就的因果关系,但也有可能只是间接反映了天资和成就的因果关系——适合弹钢琴的人容易从钢琴中找到乐趣而持续地从事该活动,因而积累了大量的练习;五音不全、手指愚钝的人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容易受挫,很快对钢琴失去兴趣。

不管10000小时这个数字是否靠谱,练习和成就的因果关系是否清晰,按照Ericsson等人的说法,一个人的成就主要和刻意练习的量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有多紧密呢?


三、刻意练习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技能表现

Macnamara和同事们查找了研究刻意练习和技能表现关系的文献,并对它们进行了元分析(meta-analysis)[3]。他们选出了88项研究,涉及了音乐,游戏,体育,教育和职场几个领域,总样本大小超过1.1万人。

好消息是,几乎所有的研究(93.6%)都显示刻意练习和技能表现呈正相关。

但是这个相关程度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高,平均只能解释12%的技能表现差异。

对数据进一步挖掘以后,作者发现刻意练习和技能表现的相关程度取决于其他的一些因素:

1.   领域不同,相关性也不同。在音乐,游戏和体育领域,刻意练习能解释约20%的表现。在教育和职场领域,刻意练习则跟学业/职业表现关系不大(4%-1%)。

2. 规律性越高的技能,练习和表现的关系越紧密。规律性高的技能的衡量标准明确,练习的方法也很有规律比如对短跑技能的衡量就是看跑得快不快,在练习的时候只要把起跑,呼吸,节奏等方面执行得更好就能提高跑步速度。相比之下,科研就是一个规律性低的技能。科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没有所谓一招鲜吃遍天的训练方法。纵使你不断地看文章,重复尝试实验,也很难保证一定会得出预期的成果。通过作者的分析,对于规律性高的技能,刻意练习能解释24%的表现。对于规律性低的技能,刻意练习则只能解释4%的表现。

这么看来,不仅所谓的“一万小时刻意练习”不是成材的必要条件,“刻意练习”和技能表现的关系竟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密切。

真相残酷!那我们是选择继续努力拼搏?还是丧丧地佛系享乐?


四、练还是不练,这是一个问题

姚脑师认为,努力练习不一定能成材,但是不努力一定成就不了自己。

要想有所成就,我们要 1) 注重练习的效率而不是数量; 2) 选择合适的练习方式; 3) 摆正练习的心态。

首先,刻意练习量和技能表现的关系不明朗,很大一个原因是相关研究只关注刻意练习的数量而忽视了刻意练习的质量。“一万小时定律”之所以会火,是因为它给人以“只要努力花时间就可以成功”的美好愿望,把问题过分简单化。同样是练习10000小时,练习质量高的人提升的快,练习质量低的人仍在原地踏步,那么刻意练习量和技能的相关性自然就会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在实际练习的时候,不仅要保证练习的量,还要特别关注练习的效率。

其次,刻意练习可能只对“有规律可循”的技能有效。音乐、游戏和体育领域对技能表现的衡量都有通用的标准,对技能的训练也有系统的方法。在练习这一类技能的时候,当事人能及时获得反馈并提高他们的技能。相比之下,教育或者职场领域需要创新,并没有已知的规律可循,因此没有办法进行所谓的“刻意”练习(因为不知道怎么练习)。在这些领域,也许“探索性”的练习/实践才是提高技能的关键。因此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我们不能盲目地“刻意”练习,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最有效的练习方法。 

最后,刻意练习量和技能表现的关系有限,反映了一个人的能力成长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刻意练习,技能表现还可能跟年龄,智商和某些认知能力相关:

1. 比如Gobet和Campitelli以及Howard的研究显示学习国际象棋的年龄太小,成年后职业战绩反而不如那些学龄较晚的选手[2,4]。这说明对于某些技能来说,可能存在所谓的“最佳学习年龄”,而不是越早学越好。

2. 智商(general intelligence)是一个相对稳定、具遗传性的特质。智商越高,学习和创新能力越强。研究发现智商和音乐 [5],象棋[6],学术 [7] 和几乎各行各业[8] 的表现都呈正相关。

3. 除了智商,其他一些认知能力如工作记忆也和技能表现有关。比如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集中注意力,将信息暂时储存用于认知加工的能力。工作记忆量越大,在单位时间内能处理的信息就越多。比如对于弹钢琴来说,大的工作记忆能帮助演奏者更有效率地阅读乐谱,因此对他们演奏的计划和执行都有正面的帮助。

人的成长由多因素决定也就意味着是所有人凭努力就一定能跨越阶层出人头地这就需要我们在练习的时候摆正心态。

相较于成为业内专家,成就自己也许更有意义。

和其他不可控的因素相比(如年龄、智商、工作记忆等),刻意练习是唯一可以完全通过后天行动来成就自己的因素。

一个人天资有高低,命运有好坏,但每个人的潜力必须要靠后天努力才能发掘。

也只有通过后天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我们才可以不断超越自己,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新的意义,书写无悔的人生篇章。

与其纠结自己能否成材,我们不如把自己的愿望交给锦鲤,自己只管努力就好。

与君共勉~

参考文献

1 Ericsson, K. A.,Krampe, R. T., & Tesch-Römer, C. (1993). 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Psychological review,100(3),363.

2 Gobet, F., & Campitelli, G. (2007). The role ofdomain-specific practice, handedness, and starting age in chess.Developmentalpsychology,43(1), 159.

3 Macnamara, B. N., Hambrick, D. Z., & Oswald, F. L.(2014). Deliberate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in music, games, sports, education,and professions: A meta-analysis.Psychological science,25(8),1608-1618.

4 Howard, R. W.(2012). Longitudinal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actice on the developmentof chess expertise.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26(3),359-369.

5Shuter, R. (1968). The psychology of musical ability.London, England: Methuen.

6 Gardner, H. (1995). “Expert performance: Its structure andacquisition”: Com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50, 802– 803.

7 Laidra, K., Pullmann, H., & Allik, J. (2007).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as predictor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cross-sectional study from elementary to secondary school.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2, 441–451.

8 Schmidt, F. L., & Hunter, J. (2004). General mentalability in the world of work: Occupational attainment and job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86, 162–17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