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学习第61课于有情修平等心,导师主要从三方面讲述,
1、为什么修平等心:
告诉我们不能平等对待众生是没出因为贪嗔和我执,所以不易生慈悲心,只有改变心态,去除好恶分别和贪嗔情绪,才能平等对待众生,本轮所指的平等心是对一切有情没有贪嗔烦恼之心。
2、怎样修平等心:
修法要有次第,从中庸境界易修平等心,到于亲友灭除贪爱、于仇怨灭除嗔恨、于众生消除分别来去除障碍,通过冤亲不确定认识,帮助去除贪嗔之心,摧毁我执,生起平等心。
3、道次第与菩提心的关系
下、中士道是生起菩提心的基础,对三恶道的恐惧、对皈依三宝生起信心,深信业果是帮助认识菩提心的价值,轮回的本质是痛苦的,进而逐渐舍凡夫心。
上士道是通过七因果和自他相换观修训练培养正念,使内心稳定强大。菩提心的重要体现有权时和究竟利益的殊胜,常忆念是修行的动力。常修七支供积累资粮、忏除业障、打开心量,营造良好心灵环境,要以五支修法去培养慈悲心,扩大同情心。进一步受菩萨戒、行菩萨行及修习止观,依空性见剔除心中贪嗔痴等杂质,保有无所得的心,成就大慈大悲的佛菩萨品质。
分享如下:
上一课认识到七因果引发菩提心的合理性和大悲心修行中的重要性,发菩提心的一个心理基础是平等心,需要如何修习?我对平等心又认识多少?我真的有平等心吗?一系列的问题让我反观自己,我自认为平等心做的还可以,不会因为地位高低、贫富、学生好坏等去评判一个人,修学佛法后把“众生皆平等”总挂在嘴上,特别是开导别人和诵经前的开示时用得最多,感觉自己好像视众生平等了。对待孩子,非常在意粘着,认为我的孩子就是和别家孩子不一样,却因她而开心和生气;做义工时,对他人因亲疏好恶之分而看法不同,甚至会因有些时间成本增加起嗔心,过后再觉知改过,自认为在弱化我执,已生起慈悲心。真的生起慈悲心了吗?
学习此课后,让我认识到自己在做表面文章,没有对平等心内涵真正的理解和运用起来,是因为凡夫心的我执狡猾地隐藏起来,慈悲心和平等心里带有水分的,这怎么能做到众生平等呢?更何谈发菩提心成就了?可想而知成就的只能是凡夫心的增上,即使能成就人天福报,与菩萨道修行是大相径庭的,也认识到自己对孩子和他人存有分别和好恶心,那如何解决呢?导师开示中告诉我去做观修,观到轮回中孩子和我的关系不确定,心念是无常变化的,不必执着这种关系,,进而贪嗔减少,摧毁生命内在不平等的相续,去除亲友的贪爱,心自然就平等了。
认识到同修和我在无尽轮回中曾经在一起修行,因自己障碍了他们的修行,才让他们继续轮回六道,不得解脱,应生起愧疚之心,而不是对同修们有分别或者贪嗔之心,在三级修学这样中庸所缘境中,是很容易生起慈悲心和平等心,而我没有认识到导师的良苦用心,入班起就让我发菩提心,走在大乘菩萨道上。而有凡夫心串习得严重,让我这三年来不仅浪费了暇满人身没有好好修学,还增添新业造作继续轮回之因。进入上士道学习,让我真正认识到发菩提心的重要性,特别此课的学习,让我摆脱错误,认清真相。
所以,我要坚定地走在菩萨道的修行路上,不断地把平等心和慈悲心这两种修菩提心的心理基础培养起来,发起菩提心,利益更多众生。那接下来我要怎么做呢?我要跟住导师的脚步次第修学,用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对待每期法义和做义工中的每件事情,保质保量做好每天的皈依定课,在生活和做事中运用五支修法,培养、训练、扩大并强化内心正念,打开心量,像阳光、雨露平等滋润温暖他人,真正走在菩萨道上,达到“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的美妙境界。
感恩三宝!感恩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