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常一样,我负责哄孩子吃饭,可今天女儿一点都不乖,一直在看电视,嘴上一直念叨着我不要吃,我越是劝她吃,她越是到处跑,刚开始,我还好言相劝,后来实在不耐烦了,就吼了一句,说不吃饿死拉倒,刚说完我就后悔了,觉得说得太严重了,可是没想到,女儿听到后立马就笑了,觉得非常滑稽,然后接着跑还是不吃,我一看到吼叫没有效果,于是又端起饭去追着她喂饭。”
这样的场景,想必大家经常会看到,由于孩子小、不懂事,很多时候也不听话,这也是家长最苦恼或者最难办的时候,既不能吼,又不能纵容。
有人说,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最难带,其实,到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往往更难带,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个时候,孩子会开始形成自我认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冲突会慢慢变多,很多孩子不再听父母的话,行为也不受他们控制。于是,总是会出现类似的场景,父母围着孩子说你能不能把衣服穿好呀?你能不能喝水呀?吃点水果好不好呀?结果孩子也不听。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反应和决策,将会对孩子的影响重大,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务必要引起重视。作为父母,对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行为,必须要做出正确的反应,主动调节一贯的行为模式,不然的话,孩子很可能会经常对抗父母,或者变得非常暴躁,变得蛮不讲理,这样就很不好了。
具体而言,对于孩子的淘气或者不听话,很多父母会有以下两种错误的应对方式,一种是咄咄逼人,一种是一味纵容。
第一,父母对孩子表现得咄咄逼人。
父母强势不是好事,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当孩子不吃饭或者不穿衣服时,作为父母一定会不开心,但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够大喊大叫去威胁孩子,或者说很严重的话,因为这样会让孩子形成一个思维,那就是当他们面对问题时,可以采取粗暴的方式回应。在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父母,比较咄咄逼人。
那么,什么叫咄咄逼人呢?比如,父母会命令孩子说,你现在必须吃饭,你不能再哭了,你怎么这样?这样的话语看似没有问题,可我们发现,这些话通常都是以你开头,表面上是在与孩子说问题,可是矛头却指向了孩子,指向的是人,而并非是关注的问题,这种指令方式不仅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和反抗,而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冒犯,认为在攻击自己,有的时候,父母在脾气上来的时候甚至还会夸大这种威胁,对孩子凶狠的说,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把你扔出去。
第二,父母一味哄着孩子做事情。
与强势家长截然相反,还有这样的父母,当孩子不听话时,他们会放下身段,以很友好的语气,去让孩子自愿做,实际上是一种讨好的行为。很多家长不想在孩子面前展示坏脾气,所以反而会表现得非常温和,比如,孩子拒绝的时候,他们会跟孩子轻声细语地说,我们马上要去奶奶家了,要不要穿鞋呢?我们待会要出去玩了,所以先吃饭好不好?这样的话说出之后呢,有些孩子可能会听话,但有些孩子一点都不配合,甚至觉得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耐心很可能被消耗完,于是又会气急败坏,又变得咄咄逼人。所以,这种被动也是不好的,这种情况下,父母把选择权完全让给孩子,实际上是一种讨好,可是穿衣吃饭这些问题它并不是小事,甚至是原则问题,本身就是孩子应当做的,没有必要让孩子自己选择。所以,家长可以对孩子民主,但不能没有原则和底线,如果孩子拒不配合的话,家长也要保持相应的耐性,不然的话,那又恢复咄咄逼人了。
那么,面对孩子的不配合或者孩子的不听话,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其实,父母不能一味惯着孩子,而是要学会正确地说拒绝,这样既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也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具体有以下3个方法,值得试试。
第一,要给孩子明确有用的信息。
早上送孩子上学,家长早就收拾好了,可是孩子起床总磨蹭,很多父母都会说,你为什么还不穿衣服呢?你快一点,马上我要迟到了,说这些话时候,孩子其实收到的信息非常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做什么,我们不妨说一些细节,把命令说成一种明确有用的信息,例如现在妈妈帮你穿裤子,你自己背好包好不好?这时,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就听到了明确的指令,很了解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也会更愿意去做。
第二,在说话之前要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沉迷在自己的事情中,比如正在玩玩具或看电视,这个时候,旁边的人喊他吃饭或睡觉,很可能孩子都没听到,因为这些话并没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说话之前,我们先走到孩子旁边去,轻轻碰一下孩子,比如摸一下孩子的手或者肩膀,确定与孩子进行眼神对视后,再告诉孩子现在需要去洗手吃饭,这个时候,孩子就能够听到父母到底在说什么,因为他的注意力被吸引了。如果孩子有一些不乐意的话,我们也可以跟孩子说,如果你乖乖吃饭,过会儿呢,我们可以陪你玩一会儿,这个时候,孩子也会更快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听父母的话。
第二,给孩子两个选择,而不是问是否。
相比于直接问孩子做还是不做,要还是不要,我们可以给孩子不一样的选择,比如孩子不想吃饭,我们可以问孩子,桌上的菜想吃哪一个,这样孩子往往会给出答案。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在尊重自己的想法,有了一种选择权和掌控感,孩子也会更愿意跟父母交流。所以,父母在问问题或提出要求的时候,尽量不要直接问想还是不想。你想喝水吗?你想吃饭吗?如果孩子说了不,那就没有办法沟通了,可如果你问孩子想要喝哪一种,孩子就会积极地去选择,不管他选择哪一个,家长预期的目标都可以实现了。
所以,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也不是束手无策,可以试试这三种方法,亲测有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