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悟读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要干错事,]就要和颜悦色、轻言细语地劝说。如果他们不愿听从自己的意见,还是要恭恭敬敬,但不能违背道理,为他们操劳,也不要怨恨。” 

      是母亲怀胎十月,给予了我们生命,是父母的含辛茹苦,兢兢业业养育了我们,否则, 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我们也就不会感知到世界是如此的精彩。可是,有交流就会有摩擦,有分歧,一定不可能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些问题会在我们与父母之间出现,可是我们又都是怎样处理的呢?

    也许,正值青春期的我们有着父母理解不了的思想与行为,我们总是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为人处事,结果又总不会是如我们预期的那样,也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遗漏和不足,这时父母总会悉心地教导我们,毫无疑问,这时我们就应该虚心地接受父母的批评。但是,也许你会说父母并不都是对的,既然我们是对的,为什么又要默默的去接受本不该被批评的批评,这时候的你也许会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和父母争执不下,但你真的知道你在这时候的模样会对父母产生多大的影响吗?

      父母在这时可能就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一种迷茫空洞的感觉,请你相信,这种感受真的不会是无关紧要的,这对于父母而言,甚至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掉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我想,你应该知道,没有父母物质支持的你,可能会很不习惯,但你知道吗,没有你们精神支持的父母,一定会每时每刻都不适应。

    希望你知道“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传统文化,但也请不要漠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凄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语》中有一句孔子的名言: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用现代汉语翻译来说就是,人性是相近的,不同的环境与...
    怪我碍你阅读 337评论 0 1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
    寻雾启示啊阅读 291评论 0 1
  •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互相之间是接近的,而后天习染积久养成...
    聂伦超阅读 169评论 1 0
  •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性相差并不大,但是人后天形成的习气却相去甚远。 那么,相同的本性是如何延伸出...
    月下孤魂阅读 323评论 1 0
  • 打开千聊带着好奇进去听课,一听怎么和我以前听的课不一样,外边的课都是讲如何解决问题,直接给我们方法。而老师却让我们...
    吸引力法则华宝阅读 3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