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讲到人们为什么会喜欢玩网络游戏的背后深层次原因,如果只是喜欢,但是并不沉迷、成瘾,这样的话影响不大,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游戏可以看成是人爱想象的天性,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而且利用的好话,其实保持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身心健康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不好的是对于网络游戏的成瘾沉迷,因为这是一种病。根据2005 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13%的网民有网瘾的倾向,其中,13-17 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高达17.1%,青少年网瘾现象严重,群体中的网瘾高达23.2%,这些数字不得不令人担忧。
一、那么为什么玩网络游戏那么容易上瘾呢?
首先我们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大脑成瘾的基础之一是联结学习,它将相关事物或行为与愉悦感建立联结,形成奖赏机制。比如,在经典的心理学试验中,实验老鼠会把自己的按压行为(引发电击)与获得的快感联系起来,形成奖赏记忆。这个奖赏记忆能让老鼠下次快速准确地体验到愉悦感,最后,老鼠居然为了获得大脑刺激,在一个小时之内按压杠杆7000次,这就是成瘾了!
人类与动物也是一样的。人们一般可通过完成复杂的任务,获得成就感,大脑就通过“奖励机制”分泌多巴胺。但是,这个过程是相当艰苦的,如果通过药物、酒精等外部刺激控制了大脑的奖励系统,就简便得多,体内的奖励机制可以随时启动,并不用付出那么多辛苦劳动。网络成瘾也同样是对于人脑的奖励机制的操纵。
因此,网络游戏在设计之初,就基于现代工业设计、工业心理学、酷炫的美工设计,实现对玩家的精准诱导而且。游戏通过即时反馈机制,提供给玩家一种现实世界没有的“可控感”,使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的人自我再次成长,获得即时的满足。游戏设置的多重系统、多样玩法、小目标渐进,强化了游戏进程的粘性。游戏带来的成功体验对抗现实中的挫折体验,从而达到精神上暂时的满足。
对学生来说,相对于通过弄懂一道数学题、写出一篇得到老师表扬的作文所能得到的多巴胺“奖励”,网络游戏带来的多巴胺太便捷、太丰盛了。甚至有游戏咨询师直接提出“多巴胺驱动设计法”的新理论,建议开发者将游戏玩家分为“高剂量”、“中等剂量”和“低剂量”三种类型。
这些让人“上瘾”的机制已经在工业设计(游戏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你在亚马逊网上搜索“上瘾”,你会发现一半书在教你怎么戒除成瘾,另一半在教你做产品、设计时如何能让用户“上瘾”,比如,《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所以,对于个体特别是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真的不能全部责怪当事人的“自制力”不强。
事实上,网络成瘾与物质成瘾(比如毒品、酒精)有着相似的症状,包括成瘾的突显性、戒断性、耐受性。学者通过MRI(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网游成瘾与海洛因成瘾,发现两者都存在部分相同区域的脑结构和功能损害,相关环路(认知控制环路、奖赏环路、动机环路和记忆-学习环路)均出现了广泛而增强的脑区激活反应。只不过,网游成瘾的脑损害主要发生在相对低级的记忆-学习环路和动机环路。[1]
二、那么哪些人容易上瘾呢?
(1)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他们在学习成绩上得不到大家的认可,需要其他的方面得以安慰,恰恰网络游戏给这部分孩子提供了温床。
(2)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
由于他们不能很好的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造成天天上学处处“碰壁”,很苦恼,无法得到同学之间的交流。
(3)家庭不和的学生
随着离婚率和犯罪率的升高,一些“问题家庭”影响了孩子在家庭中的温暖,他们渴望寻求关怀,网络游戏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4)自控力较差的学生
自己觉得上网玩游戏不好,但一接触网络游戏就情不自禁,不能自拔。
(5)性格偏内向的学生
心理调节能力较差,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无法自拔。[2]
三、那么从网络游戏的成瘾机制来看,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
对于已经的成瘾的孩子,父母除了要对于他加以关心,而不是动辄打骂,还要积极去医院配合医生治疗,还可以搞清楚孩子平时喜欢玩什么类型的网络游戏,多陪孩子去户外玩相关类型的小游戏。
其实成瘾孩子的父母,还有那些平时不爱学习的孩子父母和想要改变自己的人,可以借鉴网络游戏的即时反馈机制,让你和孩子爱上学习,比如说,每学习完成一小单元或一小阶段,可以立马对自己进行考核,表现好,立马进行奖励,让自己产生愉悦感(尽量不要用金钱奖励,可以带孩子去户外玩相关类型的小游戏),逐渐上让你爱上这种学习的感觉。注意,多考核,有助于成瘾哦,这个对于老师管理学生是很有帮助的哦。
[1]节选自澎湃新闻《因为多巴胺 网游沉迷是一个严肃的“成瘾”议题》
[2]节选自山东师范大学李永亮《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及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