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武汉的某个家庭上演了一场悲剧。
凌晨2点,武汉江岸区,小区住户的灯火大多早已熄灭,有一户人家的灯还亮着,40多岁的女家长李某正在辅导7岁的儿子作业。
这道题目李某已经讲了多次,孩子还是不明白。
李某每讲一次,内心的无名火就增加了一层,已经很晚了,想想自己第二天还要上班,心情越来越不好。
李某强压着内心的怒火又给孩子讲了一遍,当看到孩子仍旧时懵懂迷糊的眼神时,她彻底崩溃了,失去了理智。
她转身进入厨房,拿出了菜刀,在儿子的颈部和腹部各划了一刀。看着从儿子身上流出的鲜血,她呆住了。过了一会,稍稍恢复些理智的李某拨打了120急救中心的电话。
她在打完电话后,选择了自缢身亡。
在120急救中心的救护车和救护人员敢打现场时,李某已无生命体征。她的儿子被紧急送到武汉市儿童医院进行抢救,目前暂无生命危险,已由急诊科转到普外科治疗。
根据邻居的反馈,这个妈妈是一个民警,当天辅导孩子作业就已经比较晚了,第二天又要上班,加上还有一些家庭方面的因素,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才导致了悲剧地发生。
悲剧已无可挽回的发生了,留下了一个受伤的刚刚失去了母亲的孩子和一个破碎的家庭。
很多家长在辅导作业时,都有过对孩子发脾气、吼叫,甚至动手的情况。都说,“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些作业鸡飞狗跳”。在辅导作业过程中,家长的情绪会越来越大,就如同由小到大排列的多米诺骨牌,最小一块先倒下,而后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控制,最终失控、轰然倒下。
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由于坏情绪导致孩子的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家长自己也在精神上备受煎熬的情况越来越多。
上海一位爸爸在辅导孩子作业时,由于同一道题,孩子多次都写错,一怒之下点燃了孩子的练习本,并扔到了楼下,本子复燃后差点酿成火灾,惊扰了楼下的居民,而这不是他在辅导孩子作业时第一次发火了。
上海这位爸爸就是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差点殃及池鱼,孩子以后也害怕写作业了。
还有一位妈妈因辅导作业患上了紧张性头疼。一想到要辅导孩子作业,心里就会感到莫名的恐慌和焦虑,头就会阵痛起来。甚至不愿与亲戚朋友讨论孩子,也听不得见不得别人讨论孩子,当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在讨论孩子,也会头疼起来。
辅导孩子作业已经变成了这位妈妈的梦魇,像阴影一样在他的生活中挥之不去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和交际。
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带着坏情绪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仅影响了自己,更是深深的影响了孩子,长远的留在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一位父亲在生气时,在孩子面前做了一个要狠狠的踢他的动作,并伴有狰狞恐怖的表情,孩子一下子就给吓到了,从此留下了经常抽搐的毛病。
有一位母亲经常在孩子吃饭掉饭粒时说,“你怎么这么没用,连个饭粒都装不到嘴里去”,同时用一种讨厌嫌弃的眼神看着孩子,并用手指用力的敲着桌子,每敲一次,孩子都本能的闭一下眼睛。时间长了,孩子眨眼的频率明显快于其它孩子,并且经常的用力挤一下眼睛。
很多家长在看到这些新闻后,在同情、悲悯,甚至是谴责的同时,是否能够静下心来,审视一下自己:
在辅导孩子作业时,是否也会带着情绪?
情绪失控,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恶劣影响?
情绪为什么一再那一控制,甚至完全失控呢?
现在的大多数家长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白天需要上班,回到家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生活压力大,就像逆水而行的鸭子,在外人看来平和淡定,而水面下的双脚却在不停的拼命划水,不敢有半刻停歇。
在这样一个状态下,一旦工作的压力、生活的不如意,对未来的焦虑叠加而来时,如果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很可能会突然奔溃,如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给自己和孩子的心理都造成了伤害,甚至时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很多家长也知道在辅导孩子作业时,要心平气和,要保持冷静,可情绪一旦发作,就控制不住了。那怎么才能让自己心平气和的辅导孩子作业呢?下面就说说我的建议。
给坏情绪设置一道闸门
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闸门,河道的水就会肆意流淌,得不到控制,危害百姓的生产生活。
所以我们也可以给自己设置一道闸门,在自己要发脾气时,可以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从1开始数,随着每次深吸增加1,深呼增加1。直至让自己突突直跳的心脏逐渐平稳下来。
不要把孩子当成家长攀比的工具人
有不少家长总是借着聊孩子,实际在炫耀自己或孩子,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听话啦,比你的孩子学习好啦,这次考试又靠了第一名啦等等。
家长把孩子作为攀比的工具,为了让这件工具能给自己长脸,对孩子总是恨铁不成钢。
孩子小时各有差异,不要因为那一处没有做好,不如别的孩子,就开始大加指责,这样不仅打击孩子的信心,也会让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要多看看孩子的优点,想想你小时候,或许还不如孩子呢。
尊重孩子,他们也是独立个体
梁启超从不干涉子女的选择,只是教育他们“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所以才成就了“一家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风成就。
家长已然成人,错过了实现愿望的机会,或失去了实现的能力,就会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实现。对孩子有希望是好,但不能强加于人,孩子也是一个人格独立的个体,他没有义务来承接你的不如意,要多鼓励孩子。
做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人,营造和谐家庭环境
《母亲的影响力》一书中说道:“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正直、勤劳、善良、乐观的母亲,这样的家庭就是心灵成长的圣殿和源泉。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犹如一股永不间断的力量,将持续孩子的一生。”
家长要学会释放工作的压力和家庭的不愉快,不要让负面情绪累积,不要让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如意带到孩子身上。平时可以通过多看看书提升自己,听听轻音乐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弗洛伊德说,所有成年人的伤都是在童年时期留下的。
如果家长能够用一个好情绪,与孩子好好说话,尊重孩子,就会减少孩子童年时期的误解和创伤。家长对孩子的大吼大叫,除了自顾自的宣泄自己的情绪外,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你和孩子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