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科十年回忆录(3)

          第三章: 我的几份工作

      乐观的人,运气不会差!我有惊无险,顺利入职兴科工程部。

      在这之前,我在工厂产线干过2年;在船务公司打过3个月的杂;在钟表生产厂当过2个月文员,3个月仓管;在快递公司干个3个月文员;却从未干过工程项目跟进,这是一份完全陌生的工作,然而我内心并没有什么担忧,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一切都能顺利渡过的。

      我的第一份工作,值得我,好好的来回忆一盘。

      当时毕业才三天,我就跟14位同学一起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再坐了4个小时的大巴来到了深圳龙岗的一家汽车配件生产工厂(工厂到我校招聘的)。招我们入职时,我们其实是上了套的。招聘领导说,月薪1000,前两年,每个月工资发800元,留200元不发。两年期满,再把每个月留下的200元一次性补发,但这只是口头承诺,并未立字据。然而初入社会的我们这帮学生,就这么天真的信以为真了。

      必须得吐槽一下自己。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啥也不会,却还心高气傲,自负得很,既看不起产线领导(文化不高),又不能沉下心来学习,感觉生产线的工作好无聊啊,一个工位一个动作就重复一整天,十几个小时。初入职场的你,是否也同我一样无知又愚蠢呢?

      刚入厂时,工厂是把我们当储干(一条产线的领班)来培养的,没有固定在一个工位上。有的同学CAD绘图能力不错,调去了办公室。而我仅会一点点皮毛,依然留在产线。一段时间后,直接就变成产线员工了。固定工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动作还慢吞吞的。白班夜班轮班倒,正班8小时,固定加班4小时。这段日子对我来说,简直痛不欲生。一上班,就盼着下班。想辞职吧,又没勇气。人生地不熟,没多少钱。长相不佳,无工作经验,又无一技之长,感觉自己要是辞职了,肯定也找不到好工作。走投无路之下,只能随便再进个厂,说不定工资还不如这里呢!一个自负的人,骨子里其实是自卑的。

      对我来说,每一天都是煎熬啊!

      公司有一块展板,贴着员工的征文。入选的文章,每月工厂月会上会表扬发奖。当我再次经过这里时,看到一篇篇文章就整齐的贴在展板上,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冒出来了:如果我来负责这个征文的评选及排版,把人它办成一份报纸的形式,岂不是上档次些吗?这样的话,周六,周日,我岂不是就不用去产线加班了吗?

      当时,办公室电脑的输入法,大多是极品五笔输入法,我不会五笔呀,上学时嫌背五笔字根太麻烦,直接放弃背。而这里又必须要用,我只能挤出每天唯一的"课间十分钟",来记字根。晚上睡觉前,再记一记,真是环境逼人哪,记忆力超常发挥,短短一个星期,总计时间不到两小时,五笔字根就全记住了。见字拆字,提升相当神速。在这艰难的处境中,挤时间,前后耗时1个月,排版出了一份"厂报小样″,找了个机会跟人事部主管谈了我的想法,我利用周六,周日来办这份厂报,有一份厂报,也能为公司的形象加分,最终提议成功。

      后来,我又提议,增设广播站点歌台,周六,周日6点开启半小时,反正也不必付我加班费,领导欣然同意!

      为了能少加班,暂时脱离单调乏味的产线生活,我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哪怕没有加班费我也愿意。产线生活,对我来说,犹如行尸走肉般麻木,两天的文艺创作,至少能让我从中缓一囗气呀!原来,那时我己逼自己学会了创造机会,苦中作乐!

      坚持了2年,实在忍受不了那种毫无变化的灵魂麻木的日子,辞职了。但是,并没有如愿拿到4800元的扣留款,厂领导说从来没有这项规定(当初招我进厂的人半年前已离职了)。做为一名小小的打工人,又没有证据,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扭头走人。(同去的另处13人半年前己走光了)不知,您是否也曾踩过这样的坑呢?吃一堑长一智,生活依然会继续,但也会更有智慧!

      三年的打工生涯,确确实实让我体验了一把,"人生,总要吃一些苦头,如果吃不了学习的苦,那就得吃生活的苦。"

      这三年的打工生涯,虽然痛苦不堪,往事不堪回首啊!我也从心里,拒绝回看那三年,犹如恶梦一般,不愿提及。17年后,回首往事,却发现那三年,让我成长了很多。学会了承受生活的重担,学会与人更好的沟通交流,学会了悲悯他人,磨去了容易伤人的棱角。正因为有了这些经历的沉淀,才让我十年的兴科生涯如鱼得水,能与同事关系融洽,与产线工友打成一片,因为我懂她们,她们的今天,便是我的昨天的翻版。有了更多的同理心。

        当兴科同事抱怨工作太辛苦时,我却浑然不觉,因为比起我那两年麻木不仁的生产线日子,现在的工作,简直有趣极了,自在极了。所以我能乐在其中。

        十年后,我辞职回家后,每天早起晚归做锅魁,全年无休,我姐心疼我工作太辛苦,但比起兴科十年,天天追项目的辛苦与压力,打锅魁这点苦,简直不值一提!况且时间比较自由,如果孩子学校有事,说走就能走!曾经工作的辛苦,化作我对现在生活的感恩,所以呀,年青时若吃吃苦,很值得!

      在兴科,我最喜欢的是它的工作氛围。虽然,我仅仅只会一些基础的电脑软件,3D软件压根就不会,但在我师傅的热心指导下,我很快学会了简单的操作,剖图做分析等,完全够支撑现有的工作需求了。其实在上学时,学校当时有选修PrO/E 3D绘图软件的课程,当时学费100元/学期,我目光短浅,没舍得投资学习,现在特后悔。正因如此,我后来特别舍得投资学习。我师傅人谭姐人很好,教我很尽心,我也很努力,半个月左右,我就能独立上岗,独自接项目了。

      第一个项目是一个杂件项目,有18个小部件。产品挺简单,但是部件太多,模具套数也多。首次出模时状态不好,粘模粘到做不出产品,修模后再试模。我计划着新模回厂,安排上机,加工出样,两天搞定吧,还挺开心。结果,迟迟安排不了上机,生产出来,也没能安排上加工。我就找打样组组长沟通,跟他讲我的安排计划,踫了一鼻子灰。

      "你以为,就你一个人出样啊,你前面还排着一堆人呢!等着!"

      客户交期己定,样品组又不给我交期,我一小姑娘,又急又气,眼泪哗哗直流啊!其实,哭的时候还多得呢,这只是开始!

      当时我们部门,项目工程师有十来个,都要出样,自然得排队呀!我初来乍到,不懂规矩,自然是要碰壁的!

      在工作中,你的第一次泪流,又是因何人何事呢?

        欢迎留言,一起来回忆,你自己的那段痛并快乐着的青葱岁月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八章 生活小趣事 不是昏天黑地的跟项目,就是苦兮兮的魔鬼训练,难道就没有一点轻松的事吗? ...
    清华一潘锅魁阅读 858评论 0 0
  • 第十章 新品转产会 朋友们,您是否很有好奇,我们工程部到底干啥的?前面写了那么多,也不知到干啥的呀...
    清华一潘锅魁阅读 1,521评论 0 1
  • 第六章 好运来 一个人想成功,很难!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同的人,对于成功,有着不同的理...
    清华一潘锅魁阅读 656评论 0 0
  • 第五章 磨难背后的丰收 出完首样的第二天,组长来上班了。我赶紧把他这个项目目前的进展告诉他:首样己出;哪些...
    清华一潘锅魁阅读 861评论 0 1
  • 第七章 魔鬼训练 那时比较流行的一个团建"魔鬼训练",我司也不甘落后,安排各各部门,分批次有序进行...
    清华一潘锅魁阅读 9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