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那一年的风”中说,毕业之后我跟他在网上的联系多了,可是我总有一种很虚假的感觉,当时真的就是这种感觉,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不真实,今天偶然看见一个演讲,《群体性孤独》,我好像一下子知道了我的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怎么可能依靠网络来维持,难道那些微小的,简短的,在线交流的片段,加在一起能等同于真正的交谈?我们在网上收到的消息,刷到的状态,哪个不是经过修改和润色,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又怎么可能是主人最真实的反应,而那些经过修饰的消息,又怎么让彼此相互理解。但是,面对面的接触,听他们哪怕是说那些无聊的细节,也正因为我们的结巴,迟疑,找不到合适的词的时候,我们才向对方展现出真实的自我。或许我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网上,哪怕聊天再多,还是感觉很虚假,所以,我喜欢玩游戏不是喜欢游戏,我只是喜欢能跟你们说话。
可明明知道聊天很虚假的,为什么还是要在网络上继续聊天?
以前没上大学,接触的电子产品也少,没资格评论什么,可是现在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多,我好像明白了她说的是什么,“那些机器最吸引我们的地方,也就是我们最脆弱的地方,我们都很脆弱,我们很孤独,却又害怕亲密的关系,所以我们研发社交网站这样的技术,使我们体验被关心和陪伴的幻觉,我们借助技术找到和别人保持联系的感觉,但其实我们并不舒适。”
她说,“独处,像是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人们试着用联系别人的方法解决它。”别否认,我觉得应该每个人都有过这种时候,我明白自己,我也明白其他人,我清楚的知道我们为什么可以聊天,可是我没有能力改变,因为,我连我自己都改变不了。
我们简单的认为和别人保持联系,就能让我们不那么孤单,其实,如果我们不能独处,我们会更加孤单。
所以,为了保持我们的关系,我们打电话吧,别聊天了,其余的时间,就让我学着独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