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没完没了的下了一整天,慢慢悠悠的,用杜甫那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形容的恰当好处,这首《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公元761年的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他定居成都已经两年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描写的淋漓尽致,读起来朗朗上口,还通俗易懂,在简单的诗句中却透着忧国忧民的情感。
傍晚时分,零星的雨点时断时续,远处的山顶是被白雾缭绕着,恍如仙境一般,几块叆叇乌云漂浮着,没有一点动静,大概是要停雨了。我看见那金银花爬满了围墙,阵阵幽香扑鼻而来,那刻我的心情变得顺畅了,忘记了烦愁。
我徒步于蜿蜒的村道上,拾级而上,旁边的花椒树在向我招手,粉红色的野花绽放笑容,几只蹒跚而来的鸭子在呱呱地叫着,还有低头觅食的老母鸡。我走进一片竹林,那路泥泞不堪,草木芊绵,竹笋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一棵粗壮的竹子,小鸟儿叽叽喳喳的,在林间嬉戏。
(《读杜甫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