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眼万年
一只燕子停在了窗沿上,它轻轻呢喃着把春天带到了我的眼前。
一个清秀挺拔的身影从绣楼底下走过,和煦的春光落在他身上的同时也跌进了我的眼里。四目相对之间,朱红色的梳子从手里滑落,我连忙转过身去,让丫鬟关上了窗子。缓缓抚上还未梳起的长发,听着窗外壮志满怀的吟诗声,我心跳如兔却闷眉难舒。
至此之后,我日日清晨坐于朱窗之前翘首以盼,奈何斜阳声里,君子难寻。
二、唤鱼结缘
我生于岷江之滨的青神县,青神县有名胜三岩,其中惟中岩最得胜名。我的父亲是青神乡贡进士王方,家父有一好友苏洵送儿子到中岩书院读书,恰巧父亲在书院执教便收入门下。这位青年聪明好学,深得父亲喜爱。我虽自小养在深闺,却日日得父亲教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一时不敢懈怠。父亲通达明理,赏识人才,常在我面前提起这位“师兄”,称其为旷世之才,往日必成大器,遂心向往之。
中岩下寺丹岩赤壁下,有绿水一泓,平静如半轮明月,相传为慈姥龙之宅。听家父说,青年读书之余常临流观景,想入非非中不禁大叫:“好水岂能无鱼?”于是抚掌三声,立时,岩穴中群鱼翩翩游跃,皆若凌空浮翔。青年大喜,便对家父建议:“美景当有美名。”家父于是便邀文人学士,在绿潭前投笔竞题,我心下好奇便偷偷站在桥边观察,诸多秀才的题名不是过雅就是落俗,我想天下英才不过如此,便叫来丫鬟在红纸上写下“唤鱼池”三字送到父亲手中,不料众人看后惊呼“不谋而合,韵成双璧。”
第二日,青年手书的“唤鱼池”三字被刻在了池壁上,经可三丈,秀美俊拔。我站在池边,不禁烧红了脸。
在中岩灵秀的山岩里、涧水边、小路旁,一丛丛飞来凤扬着阔长的绿叶,吐露娇柔的花蕊和幽幽清香。在家吟诗作对时我也常常带丫鬟从家中到中岩游山朝庙,采一大抱飞来凤回家。
每每听父亲说眉州少年如何聪明机智,心中虽颇有好感,但又不便明显流露,听闻他常在山水间静思、读书,便悄悄隐于一旁树丛中静观。
“小姐,你最喜欢的飞来凤花开了!”丫鬟在草丛中惊呼一声。少年闻声转回头来,我站在初春的绿草从中,慌张而又害羞的抬起头来和他四目相对,脸上立马烧了起来,“这不是……”
这不是那日绣楼底下惊鸿一瞥的少年郎吗?真是老天眷恋,我朝思暮想的人和我欣赏景仰的人竟然是同一个!
“小姐,在下苏轼,字子瞻……”少年作了一个揖,朝我浅浅的笑着。
苏轼,苏轼,苏轼……我一边跑一边在心中不停的默念他的名字。
不久,父亲寿辰。夜深了,我独自在翠竹掩映的后院临窗梳头,听着前院热闹的饮酒交谈声,心中逐渐浮现出春日里那个炽热而清澈的目光,烛光暗红的映着我的脸。突然一簇飞来凤从窗外投来,我一惊,继而心跳不已,“抬眼梳妆处,佳人如飞凤……”眼见一个摇摇晃晃的身影从我窗前走过,清风带着他的酒气飘进了我的闺房,使我沉醉。
一簇乳白的花,细观之,两瓣平举如翼,一瓣悬月如尾,一瓣如玉颈奋前,张头寻觅,且馥郁清香,我把这簇飞来凤贴在胸前不住地嗅着它的香气,自此夜,我开始辗转反侧的失眠。
三、终成眷属
知女莫若父。父亲终究看出了我的心思,请人做媒把我许配给了子瞻。
那时一个秋天,据我和子瞻第一次见面隔了足有半年有余。我望着铜镜里的自己,乌黑的秀发绾成了一个传统的新娘发髻,步摇在烛光下轻轻摇曳着光芒,让端庄贵气的大红嫁衣平添了几分妩媚。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这大概是父母对即将出嫁女儿最大的祝福了吧,梳完头便盖上了红盖头,喜娘搀扶着我进了花轿。当轿夫喊出“起轿”的那一刻,我便和生活了16年的王家再没有关系了,从此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健康还是疾病,我生是苏家的人,死是苏家的鬼。
三跪,九扣首,六升拜……经过了一系列繁缛的仪式,我终于安安稳稳、惴惴不安的坐在了新床上。子瞻轻轻掀起我的盖头,他定定的看着我,我低着头不敢直视他,他也不说话只是把合卺酒递给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四、奋发读书
我和子瞻之间,我总认为是我先动的心,哪怕成亲,也是我的父亲先主动提起。
所以我面对子瞻时常常沉默寡言,母亲也常常教导我要做一个贤惠的妻子,不能过多干涉夫君的行动更不能在仕途上指手画脚。于是,当子瞻问起我是否读过书时,我只说不曾多读书,只是认识几个字而已,他听了这话也不置可否,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
子瞻苦读时,我常常陪侍左右,一开始子瞻认为我是耐不住寂寞所以站在他身旁打发时间,后来时间久了,每当子瞻有忘记或者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我都会忍不住提醒他,一次他奇怪的问我不曾读过书为何会懂得那么多,我只能说,父亲幼时常常和我一起读书,耳濡目染,所以记得只言片语。
子瞻不说话只是玩味的看着我,我被他看得有些恼了,只好低下头不说话。可他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合上书,拉着我的手讲起了一段往事。
原来,子瞻年少时曾经有过一门亲事,女方是与眉州毗邻的雅州太守雷简夫之女。为此,雷太守还将子瞻与子由接到雅州读书。可是,子瞻到雅州后不久便发现雷太守有许多贪赃枉法之丑行,于是躲进山林开始逃婚。父亲苏洵带领几个年长的侄子到处捉拿,想让儿子屈服。正巧这个时候子瞻在家父书院后院的绣楼底下见到了一名正在梳妆的女子,自此一眼便念念不忘,于是主动找到父亲苏洵,陈述雷太守的种种恶行并坚决不肯成亲。正巧这个时候子瞻的姐姐八娘被婆家逼死,爱女的惨死,让父亲幡然醒悟,她放弃了逼迫儿子的念头,转过头来便给雷太守写了辞亲信。当天,子瞻便向家父表达了对我的爱慕之心,而家父也深知女儿的心意,便提起了联姻的想法,于是,才有了我们的佳偶天成。
“正是遇到了你,我才决心奋发读书参加科考,相信我,一定能给你一个美好的未来。”他紧紧的握着我的手,眼里透露出坚定,我的心,彻底融化了。
五、进士及第
不久之后子由娶了史家小姐,父子三人进京赶考。家中唯有我们婆媳三人,婆母是一位慈善而极有教养的长者,弟妹为人也温和好相处,我们过着平静而融洽的生活。都城离我们太过遥远,科举的消息迟迟没有传来,直到婆母病逝,我们才写信托人送去。
子瞻回家奔丧,我才得知他已进士及第,在老师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他一时声名大噪,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正要大展身手之时,突然便传来母亲去世的噩耗,二兄弟即刻回乡奔丧。
正式办完丧礼后,父亲在一山坡之下名为“老翁泉”的地方,挑选一处作为苏家的茔地,数年之后,我也将魂归于此。
居丧守礼之下的一年又三个月的蛰居生活,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我和子瞻,子由和史氏经常住在一起。子瞻长带我到青神岳父家去,青神位于美丽的山区,有清溪深池,山巅有佛寺,涉足其间,令人有游仙寻异超然出尘之感。子瞻常与岳父家叔伯表兄弟前往庙中游历,坐在瑞草桥附近的堤防上,以野外餐饮为乐。在夏季的夜晚,我们坐在茅屋之外,吃瓜子和炒蚕豆。就是在这个时候,子瞻认识了仰慕他已久的“二十七娘”。二十七娘是我的表妹,我是看着她长大的,她朴实单纯却和我一样爱慕有才之士,我看得很清楚,她望着子瞻的时候眼里闪着星光。
守丧期满,父子三人和两个儿媳妇已经准备妥当,即将进京。这次和前一次自然不同,三人已是文名大著,宦途成功几乎已确然无疑。一路上父子三人吟诗作对,子瞻显然易于激动,不轻易向别人低头,而且说话滔滔不绝,有时说话过于耿直,无所顾忌。同行的还有我和子瞻的儿子苏迈,他是苏家的长孙,就是这一年生的,有这么一个孩子,这家真是太理想,太美满了。
我爱子瞻,必然要为他打算。在他还不够成熟的时候,他需要妻子的忠言箴劝。我自认为在务实际、明利害方面略胜于子瞻,我很佩服子瞻,从我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嫁的是一个年轻英俊的诗人。才华过人的诗人和一个平实精明的女人一起生活之时,往往是显得富有智慧的不是那个诗人丈夫而是那个平实精明的妻子。在婚姻上所表现的,仍是男女相辅相成。我知道子瞻那坦白直爽甚至有时急躁火爆的性格之后,我觉得倒不需要急于向他表示什么佩服崇拜,还是要多悉心照顾他,这才是尽自己身为妻子的本份。
子瞻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是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好在子瞻是一个听得进意见的人,所以,他事事都愿意听一听我的话。
有一次,子瞻需到临近各地视察,这件差事对他再适合无比。这是子瞻第一次独自生活,我提醒他说他现在是初次独自生活,而没有父亲的照管,凡是都要当心,要肯记父亲的叮咛。
子瞻是个极其单纯之人,他把人人都当做好人。所以她与来访的客人谈话时,我总是偷偷躲在屏风后面屏息静听。有一天,客人走后,我问子瞻:“你费那么多功夫跟他谈话干什么?他只是留心听你要说什么,好说话迎合你的意思。”我有时候担心子瞻嫌弃我啰嗦,但转念一想,我爱他,就必然要为他做尽自己最大努力的打算。
我常常提醒子瞻要提防那些过于坦白直率的泛泛之交,要提防他认为“天下无坏人”的大前提下所照顾的那些朋友。子瞻的麻烦就在于看不出别人的短处,我对他说“提防那些人,速成的交情靠不住。”我想“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说法总没有错,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是人永远不会对之生厌。真诚的友谊不会特别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六、韶华易逝
情深意笃,举案齐眉的日子过得总是很快,不知不觉十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春日里的一场风寒迟迟不能治愈,我渐渐卧病不起。子瞻日日照顾在床边给我喂药,我看着他逐渐消瘦的脸庞,只能有气无力的安慰他,“别担心,过了这个春天病就会好的。”迈儿长跪在佛堂为我祈祷,他是个极其孝顺的孩子,可惜只有六岁便要失去母亲了。我抚摸着他膝盖上的淤青,除了垂泪什么也做不了。“迈儿,娘亲可能不能陪你长大了,你要听爹的话,好好做人,好好读书,要做一个栋梁之材。”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躺在子瞻的怀里,窗沿上突然飞来一只燕子,轻声呢喃着。宛如当年,我在绣楼上初见子瞻的光景。
我死后,子瞻听从公爹的话,把我安葬在了婆母身旁。我由苏家的人,变成了苏家的鬼。
七、生死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