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经典古文集《古文观止》的第一篇就是“郑伯克段于鄢”,用的是左传原文。这个故事在《左传》形成的年代,经过儒士的加工,把一个郑国内斗政治故事,讲的仁义礼信孝五味俱全。故事还是很精彩的,由于比较普及,其中梗概不赘言了,点读一下春秋小霸郑国的开国史和相关的地理。
西周宣王(前828-前782年在位)经历了其父周厉王时期国民爆动及共伯和干政后继承王位,为加强王权进行了西周最后一次广泛的分封,前806年封庶弟友为郑国君(据《史记.郑世家》。也有说郑桓公是宣王的同母弟),后世称为郑桓公。始封的郑地据考据当在陕西华县,属于周都镐京的近畿。
《史记.郑世家》中说受封郑国33年后,即周幽王八年(前774年),郑桓公被幽王任职司徒,成为朝内大臣。这时周幽王的统治已显现诸多内忧外患,郑桓公预感不妙想远离畿内是非之地,该去哪里,他与周太史伯有一段著名的对话,这段关于西周末期战略地缘的分析,如后世的《隆中对》一般充满各种神预言,几乎把整个春秋时期的地缘动态都交待了一遍,这段对话被记录在《国语.郑语》中。
《郑语》中这位未卜先知的太史伯,给桓公的具体建议是迁郑国于“济、洛、河、颍之间”,具体说就是虢、郐两国。郑桓公听从建议,在虢、郐之间发展势力(采用的方法是贿帑虢、郐,寄借城邑居其间)。《史记.郑世家》和《汉书.地理志》都记载郑桓公与周幽王一起死于犬戎入侵,最终完成取虢、郐之地代之的是其子郑武公。不过《水经注.洧水》中引古文《竹书纪年》,认为是郑桓公自己伐郐,迁郑于郐国故土。无论怎样,郑国完成东迁,鸠占鹊巢,在新郑建都,为襄助周平王东迁洛阳打下了地缘基础。
此处的虢指东虢,是周武王叔叔虢叔的封地,位于今河南荥阳,主要地标即把守着洛阳盆地东大门的虎牢关(今荥阳汜水关镇)。面临黄河,背靠嵩山山脉余脉,附近有汜水河可方便运粮,秦代在这里建敖仓,自古是兵家要地。西周时虎牢关一带称为“制”,郑庄公弟弟大叔段曾请封于制,被庄公以地薄势险而拒绝。
虢地临近黄河,确实土薄沙多,古代荥阳地区还有一个湖面不小的荥泽,可耕地逼仄,并不适合作为国都,郑国君首选的国都新址是古郐国。
郐国,妘姓,与上一篇说到的曹姓邾国同出于祝融六姓。《国语.郑语》韦昭注“陆终(祝融)有六子,第四子曰求言,为妘姓,封于郐”。韦昭接着说,郐地即新郑。杜预在《左传》注中,认为郐国位于密县东北(今新密县),二者地望虽略有出入,但都位于洧水(今双洎河,是颍水的重要支流)之畔。《汉书.地理志》认为郐国位于溱水和洧水之滨,在近现代这里有个著名的标签-“黄帝故里”。
《史记.五帝本记》记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魏晋人皇甫谧注解《史记》,首次提出轩辕之丘即新郑,这个说法在唐以后得到流行。但稍考察下秦汉以前的古文献,就会有一个明确的印象,虽然黄帝作为“人文初祖”,在战国末就由方士们(儒家孔孟都只尊尧舜,而不提黄帝)创造出来,但黄帝是哪的人大家并不知道。
《左传.昭公十七年》提到“郑,祝融之墟也”,东汉成书的《汉书.地理志》说法相同,可见,两汉时期,溱洧之间的新郑仍被认为是祝融故地,如果司马迁、班固,《左传》、《国语》的著者已明确新郑是黄帝故里的话,没可能不在相关记载中写明,对于迁到“黄帝故里”的郑国,也是一种荣耀。但大家都只谈祝融,而忽略了黄帝,其中缘由只能是黄帝轩辕之丘在新郑的说法出现的太晚了。
《诗经.国风》只记录了十五国的民间诗歌,其中就有《郑风》和《桧风》(桧即是郐),可见《诗经》成书时,郐还不是无足轻重。郑继郐后,其实是一个地方即新郑(溱水、洧水交汇处)的诗歌采集。郐地似乎风气比较烂漫,多男女情诗,以至于令“删诗”的孔子很不满,斥为淫秽。但不妨碍“青青子衿”、“有女同车”等篇脍炙人口。
除了郐国外,郑国东迁时还顺便灭了另一个祝融氏族妘姓小国-鄢,鄢大体处于春秋初年的郑国南界。大叔段在被郑庄公进攻时,从封地“京”城逃至鄢继续抵抗,“郑伯克段于鄢”的最后战役即发生在鄢。鄢地即今鄢陵北郊,有鄢故城遗址是国保单位,鄢陵后来还发生了著名的晋楚“鄢陵之战”,祝融氏的另一支系--芈姓楚国终于在春秋中后期回到祝融故地,把郑、蔡等姬姓国按在地上摩擦,这些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