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哲学,可能很多人都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哲学?有什么用啊?干嘛要学呢?
我国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就回答过这个问题。他说:哲学没有小用处,只有大用处。简单说,就是提高人生境界。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有四重境界。
第一重,自然境界;就是顺应生活习惯、社会习俗,别人干什么我也干什么,从不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活着,也根本不觉得需要思考。
第二重,功利境界;这种人就比上一种清醒点儿,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了,而且认定,人啊就是要为自己的利益活着。当然,这种人,客观上也可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比如,秦皇汉武,建立自己功业的同时,也推进了历史的进程。
第三重,道德境界;这种人不像功利境界的人认为自身和社会的利益是对立的,而是意识到,自身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照顾到他人及公共利益的实现。
第四重,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种人,不但意识到人跟社会是一体的,人和宇宙也是一体的。把自己放到这个宇宙中去思考自身的定位与价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终极追求。到了这个境界,人当然还是脚踏实地地做着普普通通的事儿,但是,他已经不在乎社会的评价了,没有了不必要的烦恼,感到的是人生的充实与完满。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能达到天地境界呢?
冯先生说,光听道理没有,课堂上,老师讲了公理定理,你也都背下来了,这没用。需要的是,自己全身心地走一遍哲学的路。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思考以往哲学家的观点,然后去实践,通过自己的独特体验,才能达到这个最高境界。
这就是我们学习哲学的意义。
众所周知,严格意义上的成体系的哲学知识起源于西方。所以,问题就是对于普罗大众,第一本哲学启蒙书应该怎样选择呢
市面上的所谓哲学入门书可谓汗牛充栋。经过数月的摸索与实践,我向大家推荐的是邓晓芒、赵林主编的《西方哲学史》。
这本书现为大学通识类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哲学史看作是哲学思想在历史过程中自身演进的逻辑结果,突出发展演进的内在脉络和精神实质,力图把不同时空背景中呈现出来的各个哲学派别和各种思想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把握。
此外,此书资料丰富翔实,文字顺达优美,融深邃的思辩与广博的知识于一体,可以说是引导哲学爱好者探究西方哲学堂奥的难得向导。
让我们一起读起来吧,慢慢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