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官方话。
语言是一个奇妙的事物,对于喜欢着笔或者喜欢讲演的人来说具有十足的吸引力。我平时无事也喜欢咬文嚼字,中国语言暗藏着某种晦涩内敛的精神,求精求简,但却可以一字多意,一篇短短的文言文,蕴含了白话千字尚不能明析的意思,这里的意思其实并非指字面,更多的其实是精神。
得“益”于这种语言精神的熏陶,我们中国人喜欢崇拜文字,就像是隔着面纱欣赏美女,或者仅仅看女子的身段,并不需要一瞥真容,要营造出朦胧的美感,这是古人一直以来的语言艺术追求,即便到了现代,似乎也暗含在我们的文字诉求里。
我对于这样的文学传统了解很少,因为平时写作讲究通顺流畅,所以更偏向白话。但是在我的生活中,那样复古的语言是无处不在的。且不论九年义务教育来文言文与古诗的熏陶,潜移默化中赋予了我辩识精言的眼力,同时也给了我这般的欣赏力,即便到现在为止也读不透文言文,但依旧会感到喜爱,不过,可能也只是喜爱吧。
我要说的其实并非中国语言的溯,只不过要提及官方话,我觉得这两者有这不能忽略的传承继承关系。不过从官方话的角度来讲,它并没有任何的美感,反倒是继承了古典语言中那种死板。
举一个典型的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国家新闻。以我对新闻联播的认识,我大致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官方话时间,二是实话实说时间。
我曾在很多老百姓口中听过类似的话,当新闻进行到官方话时间,正巧谈到经济问题,重复话语就是“经济持续增长……”,结果会换来老百姓一句“……增长在哪里了?”然而此时却没了下文,还有外交中的“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或者“继续加强合作”,政治中的“政府对某某国家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等等。听起来这样的举例似乎和古典语言文学没有什么关系,而事实上,在承认了古典文学隐晦的美感时,就不得不提到隐晦传承下的暧昧模糊之通性。我们的文学因为内敛的文字总不会表达出明确清晰的思想,这种深远影响不会过多体现在文学性强的领域,我觉得这是由于近代一系列白话文化运动所努力的结果,但它却在官方话上融会贯通,中国的政治体系从古至今保持这自上而下的金字塔风格,现代与古代有所不同的是被磨平了的塔顶,但结构其实没什么本质变化。这是一种潜藏在政治思想人文中的根骨,不会受政体左右。所以说,不变的政体根骨自然就有不变的文体来服侍。
不光是大众接触最久的新闻,多少年里,似乎和政治有关的文学都会变成这般的死板读物,然而在这样的死板中,竟然还拥其特殊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思路,即便这样的文体充满了通性,一百篇文章都难嗅出不同笔者的笔墨味,这种通性堪称一绝,如果你浸淫多时,说不准还能道出辞令高下,赏析赏析文笔之“优美”。
说实话,我个人很不擅长这类文章的写作,我以前有被要求写过一些,但是品读起来总是少些“严谨”,我喜欢自由的写作,有时候就算是面对确定了的题目,对我来说都会显得束手束脚,但我不得不承认能完美驾驭政体文章的人着实有些门道,至少这需要政体思想的锻炼,语句背诵,还有写作时的面不改色心不跳,方能造出“优美”的词句。
然而,说到底这是归于古典语言文学的歧路,文学是文学,就算让它强行扭曲形状去镶嵌在政体大厦中,也不会消除违和感和那本身的恶行。
政体拥有属于自己的文章,但当政治和文艺相结合,就会无可避免的为人诟病,相比“经济建设持续增长”,我们更需要知道增长在哪里?相比“继续加深双边合作”,我们更需要知道在哪方面合作?怎么合作。相比一个个入党申请中的激昂言论和代表大会中的说辞套话,我们更需要一个数字,一个内心独白,一个真诚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