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丫头学校老师为配合教学效果,给我们这做爸妈的也布置了一个作业,谈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的读后感。
这篇课文取材于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文章。他在其中回忆了他七八岁那年第一次写了一首诗,他的父母给予了他不同的评价的事。他的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对作者来说都是父母对他的爱,都是至关重要的,于是,好久没写作文的我也就稍微聊聊自己的体会吧。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尤其对孩子来说,一生只会经历一次,弥足珍贵。而在这个过程中,赞美与批评又是最常见的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两种途径。
赞美与批评,作为看似对立的两种沟通方式,无疑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技巧却又不是信手拈来、随心所欲的,赞美与批评是一种需要父母用心学习的艺术。
首先,你的赞美用的足够多吗?
经过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长期的研究数据表明,在教育过程中,虽然赞美与批评都有其重要性,但在赞美多过批评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比起在相反或两者比例差不多的环境中的,成年后平均心理素质更好、情绪控制能力更强、生活事业上也更满意。这与人类从身心上更“喜欢”赞美有关,批评或多或少对心理和生理都有负面影响,因此,对孩子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并且慎用批评吧。
其次,你的批评的方式正确吗?
赞美固然好,但批评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批评”一词在生活中往往容易被不正确地理解,被简单认为就是“骂”、“说教”或其它类似的含义,从网络上可以获得到的各种关于“吼妈”、“吼爸”的段子和介绍其危害性的文章,可以看出按这样的理解去做明显是错误的。相反,正确批评的做法应该是帮助孩子看到自己(或所做的事情)的不足之处,并启发孩子如何去改进的一个过程,应该是一个在平和、愉快的氛围下进行的活动。所以理解批评的真正目的非常重要,不要只是为了批评而批评。
最后,你知道赞美与批评的终极目标吗?
对于孩子来说,智力的发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情商,孩子的未来是赢在具备良好的心态上——对待赞美与批评的正确心态。孩子在将来得到赞美时如何保持谦虚,面对批评时如何控制情绪,以及如何分辨各种不同性质的赞美与批评,并能采取适宜的反应,都是非常重要社会技能,而孩子的这些技能都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在父母有意识的帮助下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身为父母学会如何赞美与批评的艺术,是你们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