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幸娜
父母的建议真的总对我们好吗?以下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我想,父母的建议,出发点一般都好,但实际效果一般都不好。简言之,有心无力。为什么呢?因为任何正确的建议,需要具备几个重要特征,而父母可能不完全有。咨询师也是给别人提建议的,所以,我从父母与咨询师对比的角度来说吧。
一、完全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考虑问题。提建议者应该完全站在当事人的立场和利益(利弊得失)的角度去考虑所有问题。这一点父母一般是具备的,这是他们的巨大优点。只有一种情况下不具备:子女利益与父母利益发生重大冲突时。比如,我在做生涯规划时,发现有的子女想读书毕业后闯荡大城市,而父母希望子女早点回到身边,这时候就会发生冲突了。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之间,都没有完全相同的立场和利益。我们专业的咨询师一般具备这一点,当事人付费,我们就从当事人立场出发去思考问题(除非咨询师和他人存在利益关联或牵扯)。
二、深刻理解当事人。(1)建议是给“人”提的。所以提建议的人,应该对当事人有深刻的理解: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需要有深刻的了解,对当事人的需求和痛点都十分清楚,最好还能清楚当事人在见识和思维方面的局限性。在这一点上,父母与我们长期相处,有天然优势,但又不完全了解我们。有一个词语叫“代沟”,从“代沟”的角度来看,同龄人、朋友当然更适合给我们意见。代沟产生的原因之一便是中国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父母也许不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但这不完全是父母的错误。我们跟父母的世界,总是有一定的距离,一定的隔阂。父母很可能会以自己的三观,来替代子女的三观;以自己想要的人生,来代替子女想要的人生。当然,咨询师由于跟当事人接触时间、接触层面有限,也未必能完全理解当事人。(2)真正理解一个人,是很难的。提建议的人,应该愿意倾听,并具有很强的倾听和理解能力,且尊重当事人的决定。相比于咨询师,父母一般不具备这种专业能力,再加上亲人之间习惯性地采用“省略式沟通”,所以意见未必正确。父母还会对自己曾经的经验过度自信,或者强行干涉子女的重大决定。
三、有知识、有经验、有信息、有眼界,在所提建议的领域要足够专业。这一点,大部分的父母都不具备,但他们还意识不到。我们咨询师就是专门给别人提建议的,无论是教育咨询、职业规划咨询、心理咨询、情感咨询、家庭理财规划咨询,我们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对一个领域有深刻的研究,有长久的浸淫。当父母充当提建议的角色时,他们的知识储备和眼界,往往是不够用的(当然,见多识广、人脉关系广阔、与时俱进的父母除外)。比如,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父母可能不如教育咨询师专业;比如,在做职业选择时,可能不如职业生涯规划师专业;比如,在子女的情感和婚姻问题上,可能不如情感咨询师或心理咨询师专业。
四、父母不能了解子女所有的隐私,所以给出的意见是错误的。这一点跟第一点一样,也是双重社会关系导致的。我发现,有很多事情(比如疾病、负债、性取向、情感隐私),子女并不愿意对父母坦诚,他们甚至有很多苦衷不被了解,所以他们的决定也并不被父母理解。很多人愿意对陌生人、愿意对自己的咨询师袒露心扉,却不愿意对父母讲出实情。因为我们给父母的信息不充分,父母反馈给我们的意见也往往是错误的。
【原创申明】本文属于原创作品,本人申明拥有著作权和版权。任何转载、引用或出版请先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