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学初中,身边的同学总是在抱怨小饭桌的饭菜多么多么难吃,每当这时候我总是特别自豪的来一句:我最喜欢我姥姥做的饭,全都是我喜欢吃的。看着小伙伴们艳羡的目光,我总会不自觉的沾沾自喜。
小时候,我真的以为姥姥喜欢吃肥肉,菜一上来,总是急冲冲地拿走喜欢的瘦肉,心安理得地将肥肉留给姥姥;小时候,我的头发又长又直,母亲总是给我绑一个高高的马尾,美名其曰,这样好看、精神!可是姥姥会给我梳各种好看的发型,我总是偷偷打散妈妈扎的头发,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去找姥姥;小时候,每当假期、周末的时候,我总是固执地想让姥姥留在我家,幼稚的我,总是偷偷地把她的鞋子藏起来,让所有人找不到,这个方法百试不爽;小时候,姥姥家的冰箱里总是放着千奇百怪的雪糕,让我一度不想回家;小时候,父母总是严格控制我在家看电视的时间,母亲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摸摸电视机的热度,从而判定我有没有偷偷看电视,每当这时,就是我斗智斗勇的时候,风扇、扇子齐齐上阵,可是在姥姥家,我有完全的自由……原来,不知不觉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儿。说实话,我的记忆力并不怎么强,很多过去的点点滴滴早已遗忘的一干二净,可是这些琐事儿,却总是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姥姥是个急性子的人,啥事都喜欢亲自动手,以前周末的家庭聚餐,总是嫌弃我们碍手碍脚,把所有人撵出厨房。“妈,肉皮冻咋做啊?”“先把肉皮弄干净,切碎,还有花生…哎呀,算了算了,你笨手笨脚的,我赶明儿给你做了带走吧。”看着妈妈被嫌弃后的满脸郁闷,我总是啼笑皆非。姥姥身体好的时候,几乎从不麻烦子女,相反的,我们家三个小辈总是靠姥姥“接济”,九年义务教育的每顿午饭都是姥姥包圆。
姥姥是非常疼爱小辈的,这在餐桌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孩子喜欢什么,一家人就跟着吃什么;孩子饿了,那怎么行?让孩子先吃。每当这时,父母总会弱弱地提议,“先让她去吃点零食就行啊”,在姥姥“凶悍”的眼神下,父母的抗议声渐渐消失……“什么?零食能当饭?孩子饿了,让孩子先吃!”毫不夸张的说,在姥姥家,是我地位最高的时候!
大约在我小学的时候,舅舅抱回来一只刚刚出生的博美狗,姥姥第一个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我不养狗,要养你们抱走,你们回家养。”反对声最大的是姥姥,可最后对它最细心、最耐心的也是姥姥,给它在暖气下做了一个舒适的小窝;给颤颤发抖的它缝制小被子;给它买最帅气的小衣服;给它煮鸡蛋,碾碎蛋黄,配上牛奶喂它……
姥姥的记忆力可真好,总是清清楚楚的记得我喜欢吃什么,又厌恶什么,饭桌上从来不见我讨厌的东西。之后,上了大学的我只有假期才能回家,短短的两个月时间,要分给父母、家人、朋友、学习……真正分到姥姥身上的时间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姥姥从未抱怨,只是会隔三差五的打个电话,“啥时候来啊,我给你炖喜欢吃的排骨、做可乐鸡翅……”
之前那么直性子、干练的一个人,在生病之后,变得萎靡、虚弱,很多时候不得不依靠子女。我觉得,对姥姥来说,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痛楚,这份心里的落差带来的痛苦也是极大的。在此后,爸爸妈妈、舅舅舅妈总是尽可能的抽出时间去陪陪姥姥,对于那时的姥姥来说,大多数事情早已没了兴头,唯一的兴趣爱好也只限于打打麻将。对于四十多岁的父辈来说,坐好几个小时打麻将是无趣乏味的,可正如母亲所说“你姥姥就喜欢这个,就当让她开心吧!”
看见爷爷奶奶熟练的用手机上网、视频时,我也曾提议给姥姥买个智能手机,可姥姥听后只是摆了摆手,“老了,脑子笨,学不会了。”听后内心酸酸涩涩……这哪里像是姥姥说的话?
我霸道且固执地希望,身边所有人都可以一直一直在我身边,一直疼我宠我。可是,这终究也只是愿望罢了,我明白的,我慢慢长大,越来越成熟,他们也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变老:脊背不自觉的佝偻;白头发已经多过黑头发;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刻;反应也开始迟钝;耳朵也渐渐地有些背了……所有人都会走到这一步,无一例外。突然有些惶恐,我无法想象、不敢想象,因为父母挡在我面前,哪怕他们并没有强大到无所不能,但是依然尽其所能地替我挡住面前的风风雨雨,让我丝毫没有顾忌,没有后顾之忧,直到今天,二十多岁的我依然依着性子,横冲直撞。
那些琐碎的记忆,总是不断涌现在我的脑海中。如果真的有下辈子,我希望啊,还可以继续当您的外孙女,因为,真的很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