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琥珀

    今天讲《奇异的琥珀》,第一课时上周三讲了,第二课时隔了差不多一周。课文学生已经预习过,也读熟了。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于是我这样设计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课文,提问引入。

      目的有二:1、第一课时内容学过时间长,通过提问使学生熟悉课文,回忆上节课内容。2、一上课就复习提问,便于促使学生抓紧时间进入课堂。

二、抓住“奇异”展开理解。

      出示问题:琥珀的奇异表现在哪里?学生很自然地找到最后一自然段。我接着引导,这一段的哪些语句写了这块琥珀的奇异。通过这些特点,作者分别联想到了什么?

相机板书:

透明——松脂——松树——天气炎热;两个小东西、黑圈——事情发生的详细过程。价值——推测、知道。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抓住琥珀的特点,想象到了什么。讲着讲着,我发现自己的设计将一个考点丢了,于是又拐回来让学生细读松脂球形成的过程,并板书:滴——包——积——变(琥珀的形成过程)然后又让学生看着板书复述了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还强调了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的作用。

三、再归整体,感知文体多样。

      我将这篇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说明文《鲸》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出这篇说明文的与众不同。同时还设计出示一段说明文字,让学生仿照本文写法试着改一改。可惜由于前面费事较长,刚读完拓展文段就下课了,我准备将这个文段改写当成了今天的日记内容。可是文段稍长,学生抄下来需要时间,于是只好搁置,明天再用时间来写。

      这也暴露出我一贯的缺点:讲课随意性较大,时间观念不强。确实需要改正。

      明天的22课是一篇略读课文 ,重点在通过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想法,明天再看一下就能上课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琥珀》是小学语文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德国作家柏吉尔。此文分别被编入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
    相逢一笑阅读 2,035评论 0 2
  • 《初中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 主讲:晁忠强 主持:李利敏 策划:贾红亚 二零一七年四月六日 晁忠强老师简介 晁忠强,...
    冉冉语文阅读 1,957评论 0 7
  • 别忘了关注我们哦,成为我们的朋友。 教师招聘中万能的说课模板(附使用技巧) 说课稿万能模板(附使用技巧) 教师招聘...
    云海2阅读 3,249评论 0 36
  • 写在前面:这个分享真的超棒,本质上是应对突发的、和预期有差别的事件,按照这个风险清单锻炼,可以培养良好的心态、强化...
    ItsMay阅读 238评论 0 0
  • 最近在做一些系统运维的事,所以扔了好久的shell又捡了起来,什么变量定义、函数之类的。 其中常用的操作包括数据库...
    预流阅读 3,849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