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叔本华
叔本华的名言告诉我们,学思结合,思考性读书,带着问题去读书,带着目的去读书,才是善于读书,才能有所得,才能形成自己的道理,为自己所用。
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是一个政治家,更是一位文学家,学者。关于他的生平故事很多很多,而其中有关他的最著名的事情之一就是毛主席爱读书。有人专门把毛主席读书的方法归纳了十条,其中最重的一条是,毛主席读书,贵在学与思结合。在毛泽东看来,读书和学习时,以自觉的批判意识去比较分析,独立地思考,不为书中的内容所左右,不人云亦云,是获得真理的最好办法。
所以,在这种思考性读书精神的影响下,在对某一历史事件、人物做出评价时,总会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看法,显出独众于上的智慧。比如毛泽东对于曹操的评价。在众人的印象里,曹操一直是个反面角色,在戏剧中,曹操的扮相一直都是白脸奸雄的形象。可是,毛泽东却对曹操赞赏有加,称其“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曹操是天下大乱时期出现的 ‘非常之人’‘ 超世之杰’”,为曹操平反。他对这些历史人物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站在历史的角度全面辩证地分析,教给了我们读书的好方法——读书要独立地思考。
在毛泽东的晚年,他把自己一生的读书心得总结为“三要”:要读书,要怀疑,要提出意见。谁都不是生而知之的人,所以要读书,要通过书本了解世界,扩大视野;但是一味地读也不行,要敢于质疑。世人都说商纣王倒行逆施,暴虐无道,可他当真无一点可取之处吗?毛泽东为其平反说,“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敢于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那书就没有白读。
尽信书不如无书
有一些自诩为爱读书、“学识渊博”之人跟人聊天言必称“书上说”“某某书上写”,自以为说话有根有据,殊不知在他人看来书呆子气十足。这里有一个小趣的小故事。清朝乾隆年间,广东巡抚献祥瑞于皇上,皇上大喜,率文武百官去看祥瑞。只见那祥瑞金光闪闪,麋身、牛尾、一角。和珅对着皇帝道贺,“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此乃百年难得一见的仁兽麒麟啊!”乾隆听了大喜,问道,“何以见得?”和珅答道,东汉许慎之《说文解字》曰:“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纪小岚在一旁忍俊不禁,道:“和大人饱学之士,不知这祥瑞身上的金鳞又是何物?”和珅踌躇难答。纪小岚对上说道:“这不过是一只被粘了金箔的大犀牛而已!”
书呆子其实还不算是最糟糕的,最起码他能记住看过的东西,并能拿出来“用”。最糟糕的是那些什么书都看,什么都记不住的人,就如同沙上建塔,最终一无所得,还浪费了大好时光。
诚然,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对很多人来说,它是神圣的。但我们也要知道,书也是人编出来的,或多或少自带了主观、片面、局限等属性。如果一味地唯书本是从,不加思考,那和僵化的木头有何区别。再严重一些,这些唯书本是从的人,拿着书本里的条条框框去办事,那后患就无穷了。
所以,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在任何时代都有普世意义。它教我们,要独立地思考问题。
学思结合,不罔不殆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对于读书和学习的态度一句话盖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只读书而不思考,人就会变得迷茫,只思考而不读书,人就会迷惑而无所得。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得出一个结论,读书,就得学思结合。
读书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读书是为了扩大视野,增广见闻,为思考提供素材,为解决问题提供灵感;而思考是为了寻找答案,探索真理。只读书不思考,被书中各种观点左右,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就辜负了造物主赋予人的高等智慧;只思考而不读书,缺少了内容的“规划”,没有方向,最终也只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