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体力接近透支,今天早上就起晚了点,本打算早上带同桌逛校园的,结果因为出门晚+找不到两辆自行车,所以简单走到一饭就回走到华发商都免费大巴上车处,又是一个计划赶不上变化,人太多来不及等,就直接坐公交去华发了。
中午就和同桌高中同学一起聚餐,同桌同学请吃自助餐,最后吃撑到扶墙走哈哈
才知道同桌的同学也是在珠海上的大学,叫遵义医学院,在那学关于B超X光类型的医疗,而且还有兼职做家教教初中学生英语,感觉她好厉害啊。
帮她们两拍的合照,看着她俩拥抱告别,我竟然也有点感伤,最不喜欢分别了,因为不知道下次的相约又会是什么时候。
吃完午餐就在华发随便逛了逛,我买了两件衣服,一件条纹无袖连衣长裙,一件黑色短T袖,因为在搞特价,所以一共只需要68元。
准备离开华发坐车去清朝街出门的画面,好美好美好美呀!湛蓝的天空与池水,不知是水本身蓝还是借了天空的倒影蓝,还有远处小火车经过,恰到好处,如景如画,如梦如影!
下午原本打算去爬凤凰山的,但是突然下雨,我们爬到山顶也看不到夕阳,于是就改去清朝街,在公交车上坐了一个多小时了。
不,应该是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公交,到了那边刚好晚上6点,但是期间我俩还是发生了分歧,一直找一直迷路一直错过,期间浪费了很多时间,白白找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但也遇到了一个特别特别好的女店主。
因为当时有点晚了,而且天也慢慢变黑了,对于不熟悉的街道与人都会带着些许防备心,不愿不想也不敢随便问路,而且高德地图的定位到了附近地区就结束。本应该沿着小路直走进去就对了,可我们两个女生不敢随便闯进那些小街小巷,加上天黑了下来更加谨慎,而且外边的街道就像平民住的地方,完全没有景点的氛围,不相信就乱转乱走,结果绕来绕去还是回到最初的地点找。最后问了一位店铺里的奶奶,说沿着小路往前走就是了。于是我和同桌沿着晨光文具店的小路走进去,好在路边都有等有人家,没有很害怕,直走当看到那陌生又熟悉的阁楼时,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终于找到了!!
不过很多店面都休息关门了,抱着小吃街一路玩一路吃的心愿跑过来,结果很多小吃街都早早闭市了,没吃到这里的特色小吃,但逛了零散几家还开着的店铺,陈皮店(各种陈皮茶、陈皮干、陈皮硬糖软糖,还有复古包装的护肤膏等),还看到了小时候放手上把玩的转转鼓耶!
经过了一家租借古装的店铺,里面还有一位小姐姐在整理物质。
我们进去看了下,同桌问了下大概得情况,我们跑出去转了一下,原本打算回去的,不过同桌对穿着古装拍照很感兴趣,就一起又回到了那个店和小姐姐商议价格。最后我们租了2套衣服,一件汉服另一件旗袍,一共40元,小姐姐便宜了我们10元。接下来就是换服装拍拍拍啦!
第一次穿汉服,不太会穿,还把穿里面的长袖服当成外套穿,最后还是小姐姐帮忙才穿好,人生第一次穿汉服耶。然后一人一双日本风格的人字拖,木板鞋与地板之间产生的哐啷哐啷声,一切都是如此的新奇。
感叹:汉服之美,体验了吧汉服的穿着,感叹身为汉族,为什么我们没能把这汉服的历史文化传承下来,没能把这漂亮的服装文化流传下来,像日本一样,在限定节假日都要统一穿和服的传统文化该多好啊!
很幸运遇到了一位特别特别好的小姐姐,给我们介绍周边好玩的景点,担心我们太晚了回不去还说要亲自带我们去找今晚的下榻点,我们两个女孩子这么晚了在外不安全,最好今晚在附近住下,明天可以去游附近的金台寺等景点。到最后我和同桌都觉得还是赶回市区比较好,没有留下来,那小姐姐又让她的朋友起小摩托送我们到公交站,怕我们错过最晚的一班公交,非常感动,顿时感觉到心理暖暖的,其实世上还是有很多善良热心的人的,多点信任多点友善,无以为报,那就把这份善良传递下去吧!
希望小姐姐的店越来越红火!
现在在回市区的路上,看来今晚只能就近车站找个酒店入住了,明天见~
今日摘抄:
1.30岁:你必须要面对的三大问题
第一,能否担起家庭与责任?
如果你已经成家立业,你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你的职业到底该如何发展,才能确保让你支撑整个家庭的负担?这不仅仅包括你的爱人,还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尤其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时候,你要承担的是双方四位老人的供养)。
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但如果你在职场上的成长无法实现倍增,甚至还在以某种形式进行着倒退,那么,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就会面临更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更多的时候,会使你没有余力去谋求更好的发展。
很多人在跳槽时,往往会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如果我跳了,收入没有现在的高,那么,现在的工作,我还会轻易再动吗?
所以,要想行动,就趁早。趁你还没有背上家庭的包袱的时候,轻装上阵,拼尽全力向前冲,这是你唯一的选择。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享受安逸,否则,你的后半生都将永远在碌碌无为中“被安逸”下去。
第二,你的能力与年龄是否匹配?
在我们的很多客户中,其中较为棘手的一种情况,就是能力与年龄不匹配的问题。很多工作3年、5年的人,甚至和工作一年的人在能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以当他们的职业想向上突破时,会遇到很多的阻力。
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频繁跳槽,没有在一个方向上积累,无一技之长;
二是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但只是第一年是成长的,剩下的几年都是在做重复劳动,原地踏步。
所以,对于那些年龄30岁的朋友来说,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要慎重审视一个问题:从毕业到现在,我工作几年了?我身上所具备的能力是否与我的年龄相匹配?
如果不匹配,那么,你一定要及早树立危机感,并跑步前进,以弥补与那些先知先觉者之间的差距,确保自己不会在竞争的过程中被他人挤下马。
第三,你是否构建与提升了知识结构?
身在职场,不同职位等级的人,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备的眼光与思维模式同样也有差别。
一个最基础的业务员,想着如何维护好终端,这是战术层面的东西,也是他的职责所在;但如果一个营销总监这样的角色,还和业务员一样天天想着如何去和终端老板打交道,那就是他的失职了。
每一个企业的运营,都会由战略与战术所构成。大的战略会细分成小的战略,小的战略会细分成一个一个的执行战术,由基层人员去付诸实施。不同层级的人,分别负责不同高度的工作,各司其职,这也是团队协作的意义所在。
同样,每一个不同层级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层级越高,你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你的整体知识结构层次也要向上发展和突破。要不然,你的能力,永远只能停留在具体的基层操作层面上,不会有大的发展,职位上更不可能有上升。
2.30岁之前:如何打好基础
我建议你做两件事。
第一件,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 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
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因为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让你的职业成长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经验,而这种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也是你日后升职加薪的筹码。虽然经验并不一定与能力相关,但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你的能力也基本没有提升的可能。
Macolm Gladwell在他的著作《异类》中说:无论是最优秀的运动员,企业家,音乐家还是科学家,经调查,你都会发现他们至少都在付出了长达十年,每天不低于三小时的努力之后才崭露头角的。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马克西姆·文格罗夫出生在西伯利亚,4岁的时候,他接触到了第一把小提琴,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并且,他的天赋和敬业度是成正比的。他每天练习7小时,5岁就举办了独奏会,15岁就获得了国际大奖,34岁就成了世界顶级小提琴家。
文格罗夫说:“我母亲每天晚上8点回到家,吃完晚饭之后就教我小提琴直到凌晨4点。对于一个4岁的小孩来说,这简直就是酷刑,但两年后我变成了小提琴手。”
很多人在抱怨没有机会。其实并非如此。
肯特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弗兰克·弗雷迪认为,有效投入很多时间去练习的人自然会拥有自己的运气:“他们近乎苛求地努力,当运气来的时候,他们早就准备好了。”
如果你没有遇到机会,不要抱怨,首先要反思:自己到底哪些方面准备不足?
根据我们的经验,只有你在一个方向上坚持至少5年以上,你才有可能得到回报,而且这种回报会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一个相对长期的影响。同时,也正是这么长时间的积累,让你的基础非常扎实和牢固,你的脚步也会站得更稳。
建议你要考虑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学会做人。
我甚至认为,会做人比会做事还要重要百倍。找到一个合适的职业目标,对于很多迷茫中的人来说可能并不是容易的事;但学会做人,则是你在任何公司、任何时候都可以修炼的一种职业素养。
在做人的修炼中,有四项要素,是能够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起到致命性影响的:
1. 你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这其中包括与你的上司的关系,以及与你的同事的关系。
2. 不断学习的能力
我曾经碰到一个客户,已经近40岁的人了,做会计做了14年,仍然只是一个基层主管的职位,在公司中也看不到晋升的机会,好多年没有加薪了。
我们问他:“在这14年中,你有没有进行过培训、进修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充电?”
“没有。”
“从来没有吗?”
“从来没有。”
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却是非常普遍的。
没有学习,你的职业发展就会在原地踏步。你以为你没有退步,但实际上别人在进步,你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就等于退步了。
3. 树立职业化精神
不管你有没有目标,不管这项工作是不是你愿意做的,只要你在这个岗位上,你就应该把事情做好。
即便这份工作你不喜欢,也不要用消极的的方式去对待,因为你不仅在浪费公司的时间,更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
身在职场,你能收获的无非是两种东西:一是回报,二是成长。在没有明确的目标之前,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把所有你能够在这个职位上得到的东西,统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你会两手空空,什么也得不到。
4. 要有强大的内心
我所遇到的很多人,其实内心里都很脆弱,无法经受漫长人生道路上所降临的各种苦难。要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即便是耶稣,又何尝不会遭受苦难的洗礼?
强大的内心可以让一个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极悲观只会让你在希望面前错机良机。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你没有本事成为圣者,但一定要变成强者。
3.30岁之后:如何实现质的突破?
要想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实现比较大的发展,你应该从30岁开始,好好利用5年时间,着手准备以下3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NO.1 完成你的专业化品牌构建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在《专业主义》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你凭什么胜出?未来能够牵动世界大势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能否独霸世界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专业。”
你是一流的商务人士,还是一般的上班族?差别就在这里!给自己一个专业定位,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会为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增加更多有价值的筹码。
为了支撑你“专业化”的品牌形象,你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知识结构问题。
要脱离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把你看待问题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
你要向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人看齐,并以他们为目标,作为自己修炼成长的榜样,一步一步弥补与优秀之间的差距。这个时候,在职学习、进修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学会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第二,就是树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你要想成为优秀的职场人士,也必须向那些最优秀的人看齐,树立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用你的思想去影响别人。
我们去年遇到一个非常优秀的小伙子,至今印象深刻。
他是一个印刷专业的大专生,毕业之后去印刷厂做销售。正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含金量的职位,他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构建着自己的影响力。
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要求:每月都要写一篇文章,发表在这个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上。当然,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够达到发表的质量,但每个月必须要保证质量写一篇。
这样做的好处,第一是树立了你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第二,可以让你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NO.2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中层管理者
走上了管理者岗位,是你职业成长的关键一步。以后的发展空间,都与此次的晋升密不可分。但这个位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坐稳。
盖洛普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基础员工之所以离职频繁,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于公司,而是在于其上司:公司的中层管理者。
正因为中层管理的不善,而对于下属员工的发展与成长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他们职业发展无论是在专业能力上,还是在职业修养上,均不能得到有效的成长。
你必须要意识到:你的管理,将有可能改变你的下属的终身命运,是你错误的管理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你的下属,迫使他们离开公司。
当你的成长因为你的上司而受到阻碍的时候,这是你的不幸,你可以选择“用脚投票”;当你某一天也成为管理者的时候,我们不希望把这种不幸继续传递下去。
NO.3找一家成长中的公司,伴随其成长
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是你可以亲眼目睹一家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对于公司的运营也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你也能够体会到你的角色在公司成长中的位置和作用。
二是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你的价值会有更大的发挥余地,会更容易展现出来。
很多人在找工作时都倾向于寻找大公司,这也可以理解,但是要想快速的成长,寻找规模不太大的成长中的公司,其实是更好的一种选择。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你的职位晋升也会更快。
三是你的忠诚度会为你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回报。
企业用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忠诚度。尤其是现在跳槽率、流失率在众多企业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忠诚就成为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职业精神。
不论你现在已经“奔三”,还是正在“奔三”的路上,请始终告诫自己:不要虚度了大好年华,抓住所有能够抓住的时间,为自己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
最后,借用我最喜欢的乔布斯语录,作为本文的结尾:
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
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