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的时候,看过韩寒的成名作——《三重门》,没怎么看懂,怪自己当时阅历太浅;今年,看了韩寒导演的处女座——后会无期,以为自己看懂了,看了豆瓣上高人的影评,发觉自己也还是没看懂。
好的作品,并不是让你去接纳它所要传递出来的思想、观点,而是能够启发读者去进一步思考,收获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读书,亦或是看电影,听音乐,都是与作者一个交流的过程。一直做名听众,那么论对方再怎么娓娓道来,你也只是收效甚微。
言归正传,纵观这两年国内的电影作品,深度上能达到此种程度的,着实不多。初看,由4段故事组成,然后在每段故事中夹杂些文艺味道的句子,喝口心灵鸡汤,顿时豁然开朗,意犹未尽。如果电影一直以故事的方式展开,或许它真的可以拍很长时间,因为在没有到达终点前,还会有更多的人出现。当然,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完整部电影的感受,没有细加咀嚼,只是当成快速消费品,作为情人节那天的开胃菜。
然而,这几天脑海中不断地出现它的影子,总感觉有什么解释不通,便看了影评,再度回味了这部电影。
电影根据小说改编而成,明线暗线的安排在小说中司空见惯,转移到电影中往往不易发觉。我们很容易记住故事开头和结局,但对于这部电影,我没记住的恰恰是开头和结局。
"可是第一天他们就消失了,我在这里等了他们三年,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名游客手上的书,原来故事是这样的…"
胡生其实在一开始就把很多都交代的一清二楚,这才是电影真正的结尾。
还有,就是开车途中的两段广播:
”我养了三只猫,但其实是想养条狗的,我有很多话想说,可是却没人愿意听~~~~~~
我把猫都送朋友了,养了一条狗,我这样算不算向人生踏出了一步,我还想再迈出一步~~ “
这段广播预示了整个故事的结局,在此不想过多地解读,点到为止就好。
故事也好,现实也罢,生命中每个过客的出现都有他们存在的意义。有时候,是为了给你上堂课,让你把世界看得更清晰一些;有时候,是为了陪你走段路,让你不那么孤单。至于那些来了之后,就再没有走的人,除了好好珍惜,我们无以为报。
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但最后你发现只有一个人懂,那就够了。
不是每段故事都有结局,不是遇到的每个人都有机会说再见。下一站,依旧后会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