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来了。”
推开家里的门的时候,小艾下意识地喊出来这句话。
可是看到空荡荡的房间的时候,小艾知道,往常那个会随声而出的男人,是真的走了。
房间的里面,还遗留着一丝丝男友的味道,看着熟悉的房间,往日甜蜜的瞬间就一幕幕的浮现。
从大学就在一起,原本以为会一起走到白头,但是没想到,爱情终于输给了现实。
在男友说出分手的瞬间,小艾从他的眼里看到了不舍,也看到了坚决。
可是,她却已经失去了挽留的立场。
她知道,离开了自己,对于男友会是一种解脱。只有这样,他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家庭生活,不再被她拖累。
都说分手之后,情人会变成仇人,但是对于男友她只有深深地内疚以及无奈。
关于这次分手的导火线,其实就在于一笔存款。
而这笔存款是他们原本准备用来结婚买房子的钱,这些钱里有男友和他多年的积蓄,也有男友父母多年的积蓄。
可是,谁知道在买房的当口,弟弟却因为赌博出了事。在母亲眼泪的攻势下,她拿出了买房的钱给弟弟还了赌债。
她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替弟弟处理这些事情了,只是这一次的篓子有些大。
可是,又能怎么样呢?在多年父母洗脑般地教育下,弟弟已经成为她的一些责任。
朋友们开玩笑时,也曾恨铁不成钢地叫她她“樊胜美”,希望她能对自己好一点,但是每次弟弟出事的时候,她又会奋不顾身地出现,去帮他解决问题。
其实,像小艾的例子一直很多。
记得很多年前的一个朋友,平时的时候,都以为他是出生于什么样的富贵家庭。在税前月收入不到七千的时候,他住着三千多一个月的房子,每次逛商场的时候,眼睛都不眨一下,在他当时买了新房的情况之下。
后来的时候,认识了他初中时的同学,才知道他是出生于一个多子女的农村贫困家庭。家里有六个姐姐,每个月的时候,六个姐姐会给他一定的费用,新房的钱也是六个原本就不怎么富裕的姐姐帮他出的首付款。
而因为这件事情,他的姐夫几乎闹到了要和他姐姐离婚的地步。
但是这件事情,好像对他没有任何的影响,也从他身上看不到任何内疚的痕迹,依旧过着大手大脚的生活。
多子女是农村常见的现象,为了能有一个传宗接代的儿子,很多家庭会在已有女孩的情况下继续生育,直到生出儿子。
在有了儿子之后,会将所有的资源都倾注在儿子身上。父母也从小就开始强行洗脑,给女儿们灌输一个概念:你就这么一个弟弟,将来要好好照顾他,一定要对他好。这种被父母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影响的家庭观念会一直根植于姐姐的人生观里,再往后的人生路上,大多数女孩都很宠弟弟,甚至比母亲还溺爱。
也因为这个缘故,社会上就多了这样的一群女孩,自己明明收入还可以,但日子依旧过的很拮据,不舍得穿,也不舍得穿,更不用说给自己一场放松的休闲游了。这些女孩的弟弟们,要么没有工作,要么收入不高,但是有了姐姐们的无私支持,却可以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正是因为她们这些为了弟弟无私奉献,在外人看来有些疯魔的行为,社会上给了这群女孩一个群体的名字:“扶弟魔”。
对于这些女孩子们,为家人和兄弟奉献是她们此生抹不开的魔障。家产没她们的份且不说,而她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她们努力的意义,就是为了延续父母在儿子身上最自私的爱。
这样的一群的女孩子,她们因为这份在外人看来有些畸形的责任,她们的人生会比同龄的其他女孩过的分外的辛苦。在婚恋的问题上也会很幸苦,毕竟“扶弟魔”和“妈宝男”一样,已经成为适婚人士避之不及的存在。
人生的意义本来是为了快乐,可是这样一份由父母以及自己强加的一份责任,让这些女孩的人生生来就变得有些沉甸甸,难以轻松。
也正是因为她们这种有些畸形的责任,才纵容了社会上有一群不思进取,以吸取自己姐姐血液为生的男子的存在。
这种寄生的关系的养成,其实正是由于宿主的不懂拒绝,长期以往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一直以来,她们的父母以及自己的弟弟都对他们说着不如意,一次次地要求她们为了自己的兄弟的幸福而付出。但是,对于她们,父母以及兄弟就没有考虑过她们是否如意,她们的价值就在于满足于家里唯一的男孩子的没有尽头的索取。
从小出生在以弟为尊的家庭里,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没有能够享受到足够的来自于父母的爱,在成年之后又因为弟弟,放弃了自己本应该轻松的人生。
相对于那些和她们同龄的女孩子来说,她们没有机会得到一份来自于父母的无私的爱,当然也没有享受过同龄人应该有的精彩人生。她们生来似乎都是为了服务于家中的那个唯一的男孩子,却忘记了,作为一个从没有得到太多关爱的女孩子来说,她们才是更应该值得被好好对待以及珍惜的的那个人,而不是成为某个人的提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