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F】
图文/南山刍荛
年年岁岁,花儿依旧灿烂,人却鬓角添霜。不知从哪一年起,我们开始怀念以前过年的点点滴滴,抱怨如今年味淡薄。
俗语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对于过年可真是掰着手指头去数的。从腊八节开始去数确实有些夸张,但是过了小年,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了起来。
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那天晚上送灶神,烧香磕头是少不了。从小年之后,该杀猪的杀猪,该赶集的赶集,所有人都开始忙活着。
记得以前有人自己杀猪,经常是一刀下去猪却跑了,只有满地的血迹证明着众人的狼狈,后来都是找专业人士去杀。
那时,每家每户都会养两三头猪,靠着剩汤剩饭、小麦皮等,一年时间能养肥已实属不易,不像如今三个月便已经躺在饭桌上了,这也是大家喜欢家养猪的原因。
我们家以前也养过,有几年时间,我每年都陪父亲去杀猪,最喜欢的就是那盆猪红,回家蒸熟蘸着蒜水酱料,味道鲜美,这或许是我至今很少在外面吃猪红的原因,因为没了那个味道。新鲜猪肉拉回来之后,自家留一点,其余的都卖给宰杀之前就已经预定好的邻居。
那时,大家平日很少买肉,偶尔买点也是做一盆臊子放着,慢慢吃,就着面条或者夹馍。过年时,每家几乎都要买三五十斤肉,如果猪小一点,正好分为四大块,两个后臀,两个前臀。买回的猪肉,腿上的瘦肉用来压肘子,腰花肉用来做臊子,再留些炒菜用的肉,而所有这些煮肉的事情可以忙活一整天。
以前都是将煮熟的肘子放在两块石板或者木板之间,然后在石板上面压上几袋小麦,持续整整一天一夜才能成型。后来父亲用两块长木板,四块铁板,四根十几公分长的螺丝制作了一套压肘子的工具,这样只需用扳手调整力度即可,不用一袋一袋去抗小麦,不用到处去找圆滑平整的大石板或者大木板。以至于后来,每到年底几天,这套工具便成了村里最炙手可热之物,不过在我印象中,大概已经七八年没有自己压肘子了。
臊子更是必备之物,它是臊子面灵魂的灵魂,而臊子面又是检验一家厨艺水平的标准。
不得不提,我心目中面食排行榜首位的岐山臊子面,它历史悠久,在关中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婚丧、逢年过节、孩子满月、老人过寿、迎接亲朋等重要场合都离不开它。
岐山臊子面更有九字诀,面当“薄、筋、光”,汤该“煎、稀、汪”,味道“酸、辣、香”。当然,也有被人诟病的地方,比如回汤,大家觉得不卫生,不过细细研究不过是心理因素罢了。不过,如今回汤即使在农村都少见了,我反倒觉得只有那一直滚烫的汤才入味。
那时,家家户户都要蒸馒头,小小的,圆圆的,两三口就能吃掉一个。一笼又一笼,经常要蒸上百个馒头,基本又是忙活一天。不过从十多年前开始,自己蒸馒头的少了,太累,还没有买的白净,还能省很多功夫。
不管是煮肉压肘子,做臊子,还是蒸馒头,蒸甑糕等等,我都会围着厨房转悠,就想着出来之后第一时间能先尝一口,最喜欢的还是臊子肉中的排骨。
大扫除差不多也要花费一天的功夫,除了玻璃,还有院子里各个角落处,平日乱丢的东西都要收起来,这样才显得整洁干净。
现在大扫除工具多了,效率高了,另外现在不用赶集大包小包往家中扛菜,提前稍微准备一些,到时缺什么随时可以买,所以这样算来,即使在农村,年前的事情少了些,自然少了这仪式感。
初一,是最舒服的,早晨起来先点一堆的松柏叶烤烤火,再咥几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便到处闲逛,瓜子花生糖果随便吃,还不会受人指责。我最期待的还是初二,因为所有的亲戚都会来我们家,所有的兄弟姐妹又可以一起玩耍。
记得每年初二早上,我在门口翘首以盼,一会瞅瞅北边,一会瞅瞅南边,看看到底谁会先到。从初二开始的走亲戚,我们七八个小朋友便形影不离,下午转转去了姥姥家,因为初三大家都要去姥姥家,初三下午二姨家,初四……就这样,一群人带着“能把房吼塌的声音”转转各家,大概持续五六天。
走亲戚的礼物也是一件趣事,基本都是一份礼物从这家串那家,最晚待客的家中都是落下一堆,有可能某些还是自己买的。那时我经常惦记着亲戚拎过来的礼物,看有没有好吃的,只是母亲一般都是分一分,这家的转那家,总之正好一分不落的又送了出去,令我颇觉遗憾。
称呼为走亲戚,是因为以前交通不便,五公里以内几乎都是靠腿走,远一点才选择等车或者骑自行车,那时的车太难等了。如今走进每个村子,家门口停着各种车,甚至还会“塞车”,这样看来走亲戚这三个字似乎也该改改了。
之所以如此,其一是如今的生活水平高了,或好或坏都买了车,即使没有也能搭个顺路车;其二就是曾经靠双脚丈量的父母一辈已经老了,走不动了,而曾经年小的我们长大了,变懒了,几步路都不愿走。
遗憾的是,如今每年大家能全部聚在一起的机会少之又少,今年缺这人,明年缺那人,别说各家走一圈,能在某个时间点聚集在一起喝点小酒、聊个天都难,只能凑上几个算几个。尤其我这些年漂泊在外,在家中过年的时间不多,再加上家中没有收拾,偶尔回来一次,也没办法按照传统在初二招待亲戚们。
年味变淡,是因为时代在变革,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以前望眼欲穿,在过年才有新衣服,才有好吃的,如今每天都有肉吃,衣服随时买,所以对过年的期待便没那么高了。
年味变淡,还有就是很难像以往,大家整日聚在一起玩耍,没心没肺。如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圈子,隔行隔山,又来去匆匆,静下来谈心的时间也少了。
这样想着,也就释然了,不过却更加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时光。
相聚虽少,但是每次回来,家乡的美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