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时不时地回去看一些以前看过的片子,往往这种带着几尽模糊的记忆再去看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绣春刀》再看时不仅唤醒了当初江湖豪情的向往也看出了小人物的悲哀。最开始《绣春刀》的定位是武侠热血,现在觉得这个定位太不准确,整部片子所谓武侠的热血浪漫,豪情侠骨都差那么一把火,它与金老爷子的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走了相反的路线,它着眼于小人物,在大环境下被操控的小人物的抉择、反抗和感情。
这不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它是一个小人物的生存写作。
电影中张震饰演的沈炼作为核心人物,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钱。《绣春刀》的视角是独特的,它不专注于锦衣卫的威风凛凛,也不关心武侠类电影直接赋予的豪情,而是直接揭开生存的面纱。锦衣卫属于特务机构,拥有监管的权利。但明朝的官员制度为了防止专权,权利越大官职越小。沈炼在片中职位是总旗,官职是正七品,倒数第二的官职。官小,俸禄低,升官无路,只能卖命,但是功劳基本就落不到他们三人头上。这很现实。
咱们没银子没路子,靠的就是机会,机会来了接住了,就能翻身。所以这三兄弟选择三把绣春刀杀入,想把这功劳揽在身上。风雨中,面对重重包围,从容而立。很多人看到这里是热血沸腾的,但是我觉得这种表象下是声嘶力竭的孤勇和无力感直接就溢出来了。
之后就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张震和老爷子飙戏。张震是属于老天爷赏饭吃的演员,天生一张电影脸,眉梢眼角,处处都是戏,再大的特写都经得起。而金士杰老爷子对魏忠贤的刻画简直入目三分,驼着背,说话声音沙哑,台词断句极有条例。又瞬间掌握天下权的气势,也有瞬间为生存必要的狡诈和虚与委蛇。一言一行,全在掌握。这样的对手戏,让张震这样有质感的演员在气势上若了三分。
面对魏忠贤的言语和金钱的诱惑,小人物沈炼的进退两难在张震那张脸上表现的淋漓尽致。面对魏忠贤对问题的解刨,拿了钱也是死,不拿也是死,这种问题的抉择充分体现了大环境风雨飘摇下的无奈。
所以沈炼拿了钱,解决了钱的问题,其实大部分的问题基本都已经解决了。所以他给周雨彤赎身,替老大买官,替老三给解决他师兄。这些行为都在为影片所刻画的另一个主题而埋伏笔——情,这个情字,让电影走向每个人都有故事的诠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处境,每一个人所做的决定都是为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
沈炼心里装着周雨彤,老三心里装着医馆的姑娘,老大一心想补了百户的缺,魏忠贤想活着离开,周雨彤心里装着严家公子,赵靖忠心里想摆脱阉党的身份,他们各自为了自己的故事为电影埋下引线,一步一叩地走向宿命的安排。
宿命宿命,宿在于愿望,愿望是一回事,命又是另外一回事。但走出困境的全部在于沈炼的抉择,但往往,走出困境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在电影后期,沈炼带着周妙彤来到医馆,大雪纷飞下,三弟的尸体静静地躺着,沈炼最后呼喊着他后悔了,穿插剪辑着大哥在集市被斩首示众血迹冲刷的画面。全片主人公的悲剧到达高潮,因为他的一己私欲,他身边最重要的人都离他而去,他哭喊着后悔却于事无补。倘若电影在这里结束,真的就再完美不过了。
但说到武侠,高度没有到为国为民的状态,会感觉少了一笔。所以后续出现了赵靖忠叛国,而小人物沈炼来出现复仇的片段。
“如今国家内忧外患,风雨飘摇,都是因为有你这样的人。”这句台词,的确让主题有了升华,但是由于前面铺垫的太少,导致后续升华的主题立不住,撑不住场面。
而后又出了《绣春刀2修罗战场》,不过在口碑上下滑的厉害,剧情上拖沓,逻辑上脱节。借着前一部的口风趁热打铁,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不过“换个活法”倒是一如既往的小人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