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想着能以优异的成绩上初中,初中的时候为了读一个好高中拼命挣扎着,而上了高中的时候,总算离从念书开始就存在的目标近了一些了,要读个好大学,于是你每天就在题海里不停的飘荡。你有没有迷茫过?
初三的时候,因为贪玩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也失去了兴趣,每天都在混日子,中考的时候,成绩不理想,仅仅超过了所报高中的自费分数线,于是家里给拿了钱。高中的时候,选了文科,但是并没有像自己知道要拿钱的时候信誓旦旦说的那样拼命努力,就知道不停的放松,放松,直到高三的时候突然开始拼命,说真的,可能跟其他突然醒悟拼命学习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的那些人不一样,因为我最后只算是正常发挥,读了一个,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的本科,家里又给拿了高昂的学费,然后开始了我小时候的目标,虽然和小时候想象的并不一样。
你们在大学里真的有特别努力吗?好像高考完突然泄了气的气球,上了大学过的特安逸,打打游戏,聚聚餐,偶尔参加个活动,然后期末的时候临时抱个佛教,应付一下考试,这一学期也就过了,甚至有一个学期没应付过去,挂了科,朋友安慰自己说,没挂过科的大学不完整,即便知道这只是一句混话,可能也没起到啥安慰作用,但是心里倒也接受了,就这样,过去了两年。大三的时候,面临着实习和考研的选择,专业是护理的,觉得实习完就业可能对于当下的我来说能更好一些,于是选了实习。我的大学校园生活,好像,突然猝不及防的结束了。
说起来,我不是太喜欢这个专业,但是你问我喜欢什么,我也说不上来,可能,我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直在盲目的向前,所谓顺其自然,于我而言,无非是没有目标的路途里,一句安慰自己的话而已。直到我现在渐渐开始焦虑,开始茫然,不知前方路在何处。
我觉得中学的时候脑子被驴踢了,才不好好学习,也觉得自己高中选择文科是个错误,因为文科专业是在太受限制,又觉得大学专业实在不该选护理,我有些埋怨妈妈非要自己选这个专业,她只觉得这个专业好就业,根本没考虑自己喜不喜欢,也没想过是不是真的像她以为的那么好就业,然后她叹了口气,说那你想学什么。我突然就沉默了,自己也不知道。不好好学习是自己的错,选文科也是自己的选择,包括这个专业,她只是给了建议,如果自己真的有目标坚持自己的想法,她并不会有过多的干涉。
我觉得头痛。一切的一切,都来源自己。我思考了好多天,并没有幡然醒悟,每天日复一日的在重复着一些事,没什么进展。我又想到了顺其自然,唯一不同的是,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选择哪个医院实习,实习之后准备向去哪个医院就业而努力,好像是黎明曙光,我突然觉得日子不那么无聊了,好像有了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