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老家习俗,出嫁闺女回娘家。像我这样结婚近二十年,在这天没回过娘家的人也许几乎没有。
是的,在这一点上,我就是个奇葩。
娘家婆家同一个省,一南一北,相隔几百公里。最初几年,路途遥远,家中变故,加上嫁出去的姑娘,回去也没有地方可住,从没想过初二回家。
后来辗转流浪,终于在南方安家。每逢春运,抢票难,即使抢到票,大概率是没座位,终于折腾到婆家,再也没有想要坐车的心。从婆家到娘家,要坐六个多小时的大巴车,能吐的天昏地暗,多数时候,又总能是遇到不是下雪就是下雨。想在初二这天准时回到家,几乎不太可能。
这些年,因多种原因,爹娘被迫搬离了老宅子,我越发不想回老家。赶在春节,远嫁的姑娘回娘家,除需要用钱铺路外,七大姑八大姨那么多,应付各种有意无意探寻,各种话术试探,就够吓退我。
这大概是事实,但也许只是借口。
没有老家的归属感才是根本。
从小被寄养在外公家,我更多的记忆是外公家。十年前随着外婆去世,外公家已变成荒宅,破败,无人,我的记忆就漂浮着。
在出生的家生活的时间,加起来应该不超过八年。它给我留下的紧张、不快,不适、隔离感远远超过舒适、依靠、美好。
这一方面源于我的年少不懂事,另一方面也源于我父母不会爱孩子,那个时候他们爱自己的面子超过爱孩子,更源于我是没有经过他们养育的,多余的姑娘,他们的期望全在小儿身上。
见识过七大姑八大姨的笑贫妒富,也见识过兄弟姐妹勾心算计,更见识过村人用拳头欺负人,我理解父母的不易。
他们的安康我一样挂心,我可以为他们付出很多,但我无法天然和他们亲近。
今年,不知是被一场大病后触动了什么,还是自己也年龄大了,看到姐姐们照例回娘家时,内心有一丝丝的羡慕。
走了那么远的路,我一点点拥抱过去,放过过去的印记,一点点释然,但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