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徒---一梦半生

江南某地有个叫秋生的年轻人,家境殷实,在当地是很有名的富家子弟,家里做的染布坊,因为用料好而且染出来的布颜色亮丽,所以山南海北很商户都来他们家进货,在秋生年满20岁的时候 ,秋生爹为了赶紧让秋生继承家业,而且想早点抱孙子,家里为他操办了婚礼。



娶的呢是当地一个大家闺秀,名叫媚音,人如其名,美得不可方物,说起话来洋洋盈耳,家里做酒楼客栈的,也算是门当户对。其实两个人早已相识,彼此都有好感,所以当秋生他爹找媒婆说亲时,女方很利落地就答应了。喜酒会举办得很隆重,连续请了三天才把双方的亲朋好友招待完。



两人婚后过得也非常好,秋生爹把生意都给了小夫妻俩,两个人也没让老人失望,秋生能说会道,媚音对账务也是轻车熟路,生意越做越大。


这天,秋生接待了从京城来的李掌柜,李掌柜是他们的老主顾了,每次来都会给秋生提出好的建议和分享京城的新鲜事物,李掌柜这次提议让秋生去京城看看转转,那里才是商家的聚集地,皇家权贵众多,如果能在京城开个分坊,万一和皇亲国戚打上交道,那以后就是真正的飞黄腾达。


随后又寒暄了几句,李掌柜就告辞了,走之前给了秋生自己在京城的店铺地址说,若日后去京城办事可以照这个地址去找他,他可以帮衬一二。


其实这个提议可是正中秋生的心窝了,他也想把布坊的生意走出当地,商户来采购的价格都是很低的,如果在京城开个分坊,能直接面对大量顾客,那利润就很可观了,秋生心里很是火热。



送走了李掌柜,秋生就赶忙去内院找媚音商量,秋生把他的想法给媚音说了,媚音眉头轻微皱起说道:相公,京城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虽说皇家权贵众多,但是其纨绔子弟也多啊,如果不小心得罪了那个皇亲国戚的子弟,到时候的麻烦,可不是我们能花点钱就能解决的,我们在当地是一家独大,已经招同行眼红了,他们如果知道我们在京城开了分坊,我们朝堂没人可不代表他们没人,他们使绊子我们是接不住的,我不建议相公去京城。



秋生听完媚音的分析,虽然点头认可,但是心里却不这么想,他回到:娘子说得极是,但是我们仅仅也只是在这里比较有名气,但是出了这里我们根本不起眼的,我们发展到京城无非就是多个销路而已,只要不压价格,不给同行难堪,我们能有什么绊子?娘子,这事听我的吧,我先去京城打探一下,看看市场几何,合适我们就做,不合适我就回来,就当出个远门游历一下。


媚音听秋生这么说,知道他是铁了心要去京城开分坊,嘴上说是不合适回来,她知道合不合适秋生都会去做,做了这么多年夫妻了,她对他在了解不过了



媚音郑重说道:相公既然如此执着,那就随着相公的意思办吧,但是相公,我们这里民风淳朴,京城我们都未曾去过,听说那里充满了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的人,你可一定要留份心思防身,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千万不可事事都信!


秋生说:哈哈 我的漂亮娘子,你糊涂了,我们本就是商人,尔虞我诈我们经历的少么。


媚音叹了口气说道:相公 不一样的。媚音还没说完,秋生就打断了:好了娘子,我知道你都是为了我好,我好歹也是经营着这么大的布坊呢,怎么让你感觉我成了初入茅庐的稚嫩孩童了。我去让方安给我准备东西了,明天就启程。


方安是秋生的侍童,跟了秋生十年了,为人处世也是很老道,秋生用得十分顺手。媚音听到让方安跟着,悬着的心也算是放了一半。


隔天,临行出发时,媚音拉着秋生的手又做了一番叮嘱,然后目送两人的马车渐行渐远。经过三四天的赶路,偌大的京城已遥望在即。



在出发的第二天傍晚还碰见个小插曲,在他们还未出江南时,由于没有客栈,路途一个寺院,太阳已下快下山,秋生让方安去找一下主持,看看能否行个方便。


方安见了主持说明了来意,主持很热情地招待了他们,让小僧给他们安排了房间,又送来了斋饭,秋生表示感谢。夜晚时分,秋生对京城的憧憬太过强烈并没有睡的意思,便起身在寺院里闲庭信步。


走到前院,见亭子里主持双手合十闭眼打坐,秋生怕打扰主持,便扭头回房,刚扭身还未迈出第一步,就听见主持说道:施主,老衲在此恭候多时了,可否过来一叙?


秋生非常震惊,走到主持身边说道:请问长老,您识得我?为何要在这里等我呢?主持说道:您是我一个故人的孩子,他曾对我有恩,今日也算是为了还他这个恩情吧。


秋生说道;您说家父?我未曾听父亲提及过。主持说:那都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他日见到你父亲就说世间事,皆因果。他就知道我是谁了。


秋生听完点点头默默记下,然后说道:长老您等我所谓何事?主持说:您可是要往京城去?秋生说:是的。我想把家里的产业往京城发展。


主持说道;有鸿鹄之志固然是好,可是你想过其他方面么?秋生疑惑道:其他方面?是竞争对手?还是财力方面?主持说道:施主想的只是很肤浅的表面,有些事情老衲很难言语,你虽有经商的天赋,但是你涉世不深,很容易误入歧途。



秋生听得云里雾里,怎么还误入歧途了?主持看到了他眼中的疑惑笑了笑道:罢了,有些事情是需要自己感悟的。随即主持从袖口里拿出一个盒子给秋生递过去说道:施主请务必收下,这不是什么贵重之物,这是故人的恩情,现已归还,老衲也算了了一桩心愿。不早了施主请回吧。


秋生是真懵了,还没问个所以然呢怎么就下逐客令了,见主持已起身回房,秋生也没再多问,拿着小盒子也回到了房间。回到了房间,他脱下衣衫坐在床边,看着手里的小盒子,好奇心驱使他打开了小盒子,一打开盒子,里面躺着一个竹管状的小东西,小东西的另一头是透明的,他拿起来对着管口随便看了一下,头部突然阵痛一下,很快。秋生也没在意,本来困意也上来了,就收起来放在枕头边,躺下休息了。



第二天天一亮,方安便来喊了秋生,两个人收拾好东西,秋生本来要去给主持告辞的,寺里的小僧说主持去云游了,天没亮就走了,秋生听后也没在说什么,给小僧道了谢就离开了那里。


回到现在,秋生和方安已经在京城找了一个比较豪华的客栈安顿了下来,在找客栈的过程中,秋生感觉这里才是可以施展身手的好地方,街道上车水马龙,人群川流不息,太繁华了,每个店铺都是门庭若市,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的布坊被挤爆的场景。


回到客栈,他把李掌柜给留的地址给了方安,让他赶紧联系李掌柜,方安出去后,秋生也在客栈自己做着盘算,大约过了两个时辰方安带着李掌柜过来了,进屋后李掌柜笑容满面的说道:我就知道秋掌柜不是池中之物,早晚会来京城一番作为,没想到我们离别才几日,可在京城中共商大计了 哈哈哈。


秋生谦虚到:这里可不能和家乡比,在京城还需要李掌柜多多帮扶一二。李掌柜言到:嗨,也该秋掌柜发财。


秋生兴奋地回到:此话怎讲?李掌柜说道:我认识个掌柜因为家里有急事,需要银两周转,我是打算盘下,但是刚刚从你那里进了货,不凑手。秋掌柜你真是来得巧,再晚一天,我的银两就到位了。


秋生哈哈笑回到:谢谢李掌柜的进京礼物,我就却之不恭。李掌柜笑呵呵道:呦呦呦还没说给你呢,你可就却之不恭了。哎,谁让你是我的供货商呢,不过我这一个店铺都够我忙活了,要是再安顿一个还得请伙计,京城的好伙计可是很不好请的,走,咱们现在就去看看那个店铺,别被谁捷足先登了。


两人一拍即合,出了客栈就向那个店铺出发,方安紧随身后,京城哪里都是熙熙攘攘,店铺在哪里都一样,关键是要有。


大概半个时辰三人就到了这个店铺的门前,门匾上写着红花坊,这个店铺是做胭脂水粉的,地方很大,但是货品已经寥寥无几,所以店铺几乎无人,秋生在观望的同时,李掌柜对里面的伙计说道,去把黄老儿叫来,就说买主来了。


这个伙计见过李掌柜,应声就去里面叫人了。没一会儿,一个个子不高,两鬓斑白的老年人出来了,李掌柜走过来给黄掌柜介绍了下秋生,黄掌柜给秋生拱了拱手,秋生立马回礼,只见黄掌柜看了看四周道:哎,我在这里经营了大半生,没想到到头来却是给别人做了嫁衣。


李掌柜说道:黄老儿,你呀,要怨就怨你那不成器的儿子,你快开个价吧,拿了银票快点走,最起码回到老家安享晚年是足够了。秋生站在旁边听着两人的对话,心想,这黄掌柜的儿子是惹着谁了?这么好的铺子说卖就卖,算了 反正和我也无关,这个铺子一定要拿下来,京城的宏图大业要从这里开始。这时听见黄掌柜说道:五千银票,现在拿钱,地契立马易主。说着他从袖口里拿出了地契。李掌柜一听:不对啊,怎么前两天我问还八千呢,到秋掌柜这里就便宜了这么多,你要说五千两我当时就拿给你了。黄掌柜说道:对,如果今天是你要还是八千两。李掌柜是彻底懵了,秋生也好奇,这便宜占的真是莫名其妙,但是秋生确不是个占便宜的主,他爹从小就教导他,爱占便宜的人永远做不了大商人。便问到:黄掌柜您这是为何?



其实李掌柜更想知道。其实秋生不问,李掌柜也是要问个一二三的,黄掌柜对着秋生说道:你的年龄和我儿子差不多,曾几何时他和你一样,朝气蓬勃,意气风发,自从沾上了赌这个恶习,算是把偌大的家业给赌垮了。向你要这五千两就是因为看到你,让我好像看到我当初的儿子,哎,一去不返了。


言罢 他又对店里伙计说道,小孙,这里留存的货物当你的工钱吧,半年没给你开了,实在对不住。这五千两走不了多远就不是我的了。小孙的伙计眼里含着泪说道,黄老爷能收留小的就是莫大的幸事了,这点工钱算什么,黄掌柜向门口走去,头都不扭的摆了摆手就说了三个字:留着吧。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