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首部贺岁片《甲方乙方》中,片尾葛优说到:“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20年后,2017过去了,我也很怀念它。
感慨过后,说点实际的。时间是连续的,不会因为新换了一个台历而有本质的改变。说来也巧,2018年的第一天正好是1月1号,而且更巧的是,还是星期一。正好适合总结下过去的一年,计划下将来的一年。
在2017年,我做了几个尝试,包括背单词、健身、学音乐、练习写作和演讲、研究学习方法、组建学习社团、关注金融和经济。我们的将来都是过去的延续,现在的理解和收获都是过去的积累。用2017年的试验结果,制定了2018年的三个目标。
一、慢
这个“慢”,说的是做事情要把动作放慢,让自己能够体会到细节,这样才有可能改进习惯。这个体会源于对“刻意练习”理论和“心流”方法的实践分析,人的行为只有在学习区才能取得明显进步和巨大的愉悦。举个例子,我在学吉他时,谈一段曲子,假设有100个音符,里面可能只有5个音弹得没达到要求,另外95个是合格的。为了让这5个音符合格,必须放慢速度才行,所以另外的音符也要慢下来。这时问题出现了,弹那些熟悉的音符时,我的身体会不知不觉的加快速的,我需要“刻意练习”的就是,控制正常音节的速度,直到那5个音符合格之后,熟练之后,才恢复普通速度。
这样做之后,不但错误的音符改正了,我还感觉时间变慢了,可以感受到细节了。接下来要做的是,把这种方法迁移到其他领域,然后去验证效果。
二、底层知识
底层知识就是那些最基础的原理,是对事物认知的地基,有了它们,人的学习能力和纠错能力会有本质的飞跃。
第一层,也是“最硬”的一层(宏观和微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第二层,基础工具:英语、编程、金融;
第三层,应用方法: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
其实还有一层,但是现在不知道放在哪里合适,就是人文(中观):历史、地理、社会(政治)。
这些基础知识为了区分开才划分为这么多种,其实所有的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要才分开看,要融会贯通。当然,这需要有一个起始点,所以才有这么细的分类。没门学科用2-3个月,每周4-6天,每天30-60分钟,来掌握这门学科最实用和最经典的内容。
三、研究qian(二声)
这里说明一下,上面的拼音并不是因为不知道字怎么写,而是因为有两层含义:钱和前。
想要有钱,需要完成3个循环。
第一个循环:一项技能,“一通多精”,杠杆放大,学习(反思)能力,“二通多精”(循环);(用到第一层知识)
第二个循环:阶层,资金,参与这个阶层“游戏”,下一阶层(循环);(用到第二层知识)
第三个循环:人脉,阶层和技能,提供价值,更高层人脉(循环)。(用到第三层知识)
想要前,需要接近3个方向。
1. 大方向。跟随或者提前等待时代浪潮,三份努力,七分借力;
2. 小方向。配合个人特质,从擅长的事入手,做一行,爱一行;
3. 与人协作。“积木式创新”,放大个人价值。
你读上面这些,也许懂了,也许懵了。很抱歉我基本没举例子,这是很多书里最令人讨厌的地方。原因是,上面只是我的目标框架,我要用2018年去实践和改进,那些活生生的例子都在这接下来的一年里,明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