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年开始了,一些不上学的孩子通过家长的报课学习跟孩子共同成长,亲子关系各方面都调整差不多了,顺利复学了。家长们瞬间有了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劫后余生的庆幸感。
没高兴几天,却面临刚复学百废待兴的极大考验。比如新的环境,学业又跟不上了,努力过猛了,等等,一招不慎,说不定满盘皆输。
那今天我们来听听院长对此类家长的嘱咐和指导吧。
一家长连线说,孩子不上学了,通过家长系统学习,孩子又上学了。孩子落下了很多功课,家长想让孩子报班儿,孩子不愿意。咋跟孩子沟通?
院长说:“当你沟通这一件事的时候,你就要沟通到坑里了。我们沟通这件事,要把它融入到五件事中沟通。我们要跟孩子做一个正式的沟通,进到新学校之后咱们怎么能才能够开心快乐,考上一个好高中,咱就是想办法如何能够把初二初三过好,考个好高中,要从这个高度去和孩子开个会谈谈。
第一个,生活上的要求,着装整洁,女孩嘛,干干净净的。
第二个,就是人际关系。咱现在满脑子想的是她学习跟不上咋弄?人际关系处理比学习还重要。她跟上了,她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你不照样傻眼嘛。我可提醒你,咱家姑娘可是从不上学到上学,而且是换班主任之后不上学的,就证明孩子跟班主任的沟通是有问题的。所以闺女很有可能在初二初三人际关系上出问题。能听明白不?”
“她就是人际关系出问题了。”
“所以,咱不要满脑子想学习的事。”
“我就是害怕她学习跟不上。”
“她就是学习考第一,人际关系不好,她又不上学了,你咋办?所以咱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通过焦老师(焦雪景)对你的帮助,孩子能上学了,这已经很值得庆幸了。你比那些现在孩子还在家,还上不了学的家长是不是轻松多了?”
“我听话照做,完整系统学习了(实操班和导师班)。”
“所以,你进步快呀。咱接下来水平要更高一些。你现在能看到我的手吗?你想的事在这个级别,学习不好咋弄?你不能只看这一件事,咱要上升个级别。上升到哪儿呀?咋让孩子开心快乐地把初二初三度过,考个好高中上来努力。这个高度是啥?生理和心理、行为上多关心,开不开心,人际关系咋样?遇挫了咋办?学习不好咋办?你要坐那儿从妈妈的角度跟孩子好好聊聊,这是好几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学习跟不上咋弄,能听明白不?
第三,一定要多听听孩子的意见。你千万不要滑到认识我之前的教育模式,你得用我教的知识来武装你的大脑,然后立足我教的知识和孩子沟通。你刚才是不是说孩子万一跟不上咋弄?你是不是这样想的?”
“是的,我是这样想的。”
“你要问闺女,你觉得在学习上有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我问过闺女,落下两个月功课,有困难不?闺女说没有。”
“你当闺女,我当你,咱来实战模拟一下,好不好?”
“好。”
“闺女,你看这俩月没学习,到学校了成绩上会不会出啥问题呀?”
“你小看谁呀,你闺女聪明着类,能跟上。”
“哦,你觉得你能跟上,妈妈就放心了。妈妈问你,就是啥事没有个百分之分,这也不是小瞧不小瞧,打仗还要研究个战术类,妈妈是想问问你,成绩好了,你接下要咋弄?你成绩不好了,接下来会怎么做?你能跟妈妈说说吗?咱先从好的说,一到学校,咱成绩噌噌上去了,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做呢?”
“我也不会特别好吧,本来就不太好。”
“哦,那就是咱成绩只要不后退就不赖了,是不是?”
“我就是懒,我不想背,不想多做卷子,但是我能学会。”
“妈妈问的就是咱能学会,你接下来怎么做?咱成绩能保持住,虽然咱比较懒不想背也不想多写,但成绩弄得还不算特别差,那接下来准备进一步怎么办?”
“都那吧。”
“都哪呀?(笑)”
“差不多吧。”
“可以,咱只要差不多就行。那第二个,万一去了学不会,又自卑了心情不好了难受了,这咋办呀?”
“我心态强大,不会自卑。”
“你不会自卑,差也不会阻止咱前进的步伐,是吗?”
“对,总有人比我还差。”
“那意思就是我闺女到学校之后这方面没问题,妈妈相信你。那妈妈还想问你,人际关系出问题了咋办呀?”
“我在学校跟同学相处挺好的。”
“哦,那万一再碰上一个特别讨厌的班主任咋办呢?”
“那讨厌就讨厌呗.”
“那咱之前不是有一段那样的经历嘛。”
“我听过院长的课,院长教过我们,讨厌了冲他笑笑不理他就行了。”
“那今年暑假有院长的鬼谷智慧,你愿意去不?”
“已经报过了,还报了两期,怕后来占不住名额了。”
“我跟你说,就这就行了,分开说。你听明白刚才我的沟通策略了没?我再次提醒你,咱这可是不上学的孩子又上学了,这就是如履薄冰、颤颤巍巍。咱可千万别催得太紧了。这就好比刚做完手术,刚出病房到家,不敢弄得太狠了。那还有很多不上学的家长还在煎熬着类。咱只要跟孩子的关系别出问题了,这是底线。”
“我跟孩子说的就是让她跟她哥好好的,开开心心的就行。”
“咱是老学员了,我说得直白点,咱不要说这话,这话显得可虚伪。”
“我都觉得自己说得不对,所以赶快连线了。”
“咱要跟孩子说,妈妈也很希望你更进一步,去努力,去追求你想要的东西。哪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成绩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妈妈希望你遇到啥问题咱及时沟通。焦老师对咱这么好,院长讲着课类,你也能听听,妈妈还学习着类,有啥事咱娘俩多说。你要把注意力放在关系的建立上。”
“孩子不愿意找焦老师,焦老师做局她才去的。”
“孩子不愿意,那是因为之前咱没引导过。咱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求助意识和求助能力的培养上,皇帝、太子还有老师类。孩子身边一定要有高人指导。”
“我就是做得不好。”
“咱不求全责备,咱家就是颤颤巍巍好起来的。咱要启发孩子,在生活中慢慢培养孩子的求助意识和求助能力,咱要把握好度,不要弄得太狠。”
“她现在比以前有进步,弄不了的事知道求助人了。她还说有人用为啥不用呢?”
“所以咱连线半天,就送咱两个字——别急。一切刚刚好。咱有这样的学员,孩子不上学了,急死了,报课类做咨询类,都调整得差不多了,孩子复学了,就从孩子上学,家长又不学习了,喊都喊不来,怼得孩子又不上学了,又追着咱的咨询顾问咋弄咋弄?咱可千万不要这样。孩子能复学咱就成功了,跟孩子建立好关系,遇到问题共同面对。”
“我已经报了实操班导师班复训了。我想跟她谈类,怕谈不好。”
“害怕谈不好了,就加强和孩子的情感交流,用双圈理论和孩子共同面对问题。”
孩子不上学又上学了,家长千万不能急,持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浸泡式成长,保持稳定的状态,对孩子上学的劲不能要求太紧,保持好和孩子的亲子关系,遇到问题用接话技术和双圈理论共同去解决。
下周11-15号第29号导师班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