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越堆越多,事情越理越乱,我们就像被蛛网束缚的昆虫,越挣扎越喘不过气来。而往往有这样的人,他们和我们干着相同的工作,面对相同的困难,但却能轻松应对。是对方有多高超的技能?还是有非凡的智商?都不是!有可能只是他深谙简化之道。懂得简化的人,将生活和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简单且轻松。那么到底如何让事情变得简单呢?本书介绍了简化的5条规则,和13种用于生活中的简化技巧。
5种规则
规则一,你需要对你的目标了如指掌,知道要实现什么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你需要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干什么?因为简化意味着轻装上阵,你需要取舍。而不知道什么该取什么该舍,单纯的为了简化而简化,意味着很多重要的元素被遗漏。
规则二,需要对简化进行设计,关注主要问题,同时为例外备案。简单不是生搬硬套,对于个人的简单对于别人可能并不适用,同时对大众也不一定适用,而且有可能有失公允。比如最简单的例子,法律条例之所以复杂,就是他需要考虑到所有情况都适用,才能保障公允。
规则三,学会剔除,舍弃。一件事情可有可无或者直接没有存在的价值,就应该舍弃它,看看有什么效果。而一件事情虽然可有可无,但是舍弃以后引起更多的麻烦,那么就应该保留它。
规则四,学会分解。将事物进行分解,复杂系统就变成了无数小系统,然后在各个击破。就像人体,可以分解成各大系统,再分成各个器官,还可以往下分成组织,最后分成微小的细胞,每个细胞运作简单且明确。所以反过来,人体细胞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时,这个整体的运作就最为高效。
规则五,分清楚场合简化。有的场合并不需要简化,相反越复杂越好,比如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更能激起购买欲。不分场合的滥用简化简直就是灾难,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复仇者联盟3》被简化成一句话:“大魔王出现,大魔王抢走了宝石,英雄抢回了宝石,英雄穿越时空把大魔王消灭了”,你还会去看?
13种用于生活中的简化技巧
方法1:简单备注。这里不是记笔记,而是对自己的行为习惯,简单备注信息。那么你会轻松的明确你那些行为有意义,那些阻碍简化。
方法2:一心一意。我们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情,但当我们只做一件事时,我们的效率最高。
方法3:语言表达,用语言找出背后的答案。有时很多信息和感觉是含糊不清的,用语言可以准确的对它定位。
方法4:分类整理。这个是许多人都知道的道理。将事务分类,更简单明了。
方法5:分析和分解。庖丁解牛,将事务化整为零,然后各个击破。
方法6:小步骤。登山运动员也不能一次走两步,着眼于眼前的一小步,一步步完成就好。
方法7:利用概念。概念就是大脑对这个世界无数行为的简化。提取最简单的概念,将概念变成可行。
方法8:“急转弯”式思考。将新问题转变为已知、有解决方案的问题再思考。
方法9:“逆向工作”从结果倒推通往目标的步骤。
方法10:平行思考。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在干什么,实现的目标是是什么,使我们不被其他事物干扰。
方法11:不要过度追求完美。完美主义需要耗费太多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
方法12:放慢速度。没必要一直追求速度,有些好点子和灵感恰恰是慢工出细活。
方法13:清晰。随时保持清晰的认知,知道最需要做什么?发生了什么?能够随时从事务中抽离出来,保持时刻清醒。
本书讲解的是一种简化思维,想要运用这种思维你需要遵循5种规则:1.你需要对你的目标了如指掌,知道要实现什么价值。2.需要对简化进行设计,关注主要问题,同时为例外备案。3.学会剔除,舍弃。4.学会分解。5.分清楚场合简化。同时还提供了日常生活常用的13种简化方法,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