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情缘
一家书店,就像是一位无声的导师,伴随我走过人生不同的阶段。
从小学到初中,嵩口镇上没有一家真正的书店。小学和中学门口各有一家书店:学友书店,鸿运书店。他们卖文具、作业本和教辅。由于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很受欢迎,生意红火。
镇上位置最好的三岔路口,有一家新华书店,卖文具和教材。我猜是由于老板的个人品味,还卖对联、利是封、窗花这类喜庆吉祥的用品。现在这家新华书店里越来越多不是书的商品在销售了,我甚至怀疑这家书店还卖不卖教材,卖不卖书。
以前学校门口还开过一阵子出租小说的店,武侠言情为主,就像是现在的起点、创世、晋江文学网,就像隔壁快餐店一样的性质,供应给学生,能够满足他们强烈的身体成长和精神成长需求,即便品质不算上乘。
我必须要说,书店不能代表一个地方的灵魂。虽然这个阶段,书店没有给我提供太多精神养分,但是嵩口的山明水秀无形之中涵养了我,对自然的热爱构成了我价值观的地基。与自然之间的链接给我带来的力量,与阅读给我带来的力量同样重要,无可替代。
高中到福州读书,四中后面的巷子里有一家以买教辅为主的励志书店,店里有一个书架卖一些不太一样的书。我就站在这个书架面前,隔一段时间抽空来一次,每次看一点,看完了一整本《沙与沫》。我就像第一次走出山洞的人,领略了完全不同的景观。原来书里的文字可以这样纯粹,把你内心深处的声音说出来,没有任何杂质。时间倾斜,开出玫瑰。大部分时候,高中生都过着相似的生活,必须承受学业的压力。可是只要有机会,我就为自己寻找一个舒服的姿势,伴着操场边风吹来的松涛声,或是宿舍楼前鸽群的盘旋,阅读和幻想。
大学到了重庆,图书馆承包了我的阅读,阅览室里的大桌子,让我感到非常安心。时常希望图书馆不要关门,可以直接住在图书馆里。这个想法竟然在毕业第六年的那个暑假看到了实现的样子。在拉萨,邂逅一家书店:圣承书店。将游客住宿与阅读这两个需求结合起来,在每一间客房外的走廊外墙和每一个楼梯转角都安装了书架,精心挑选了书籍。中庭的天花板是通透的大玻璃,洒下日光,通过书,将光线反射到每一间客房。扶手边点缀着绿植。五楼有茶室和借阅室。天台上有玻璃花房,种着向日葵,手绘的小石块上有各种图案。简直就是天堂的模样。在这里遇到最喜欢的一本书是《错误的艺术》,对艺术完全不了解的我,回家之后也尝试去创造一些美术作品。
工作之后,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安排时间去寻访当地的书店。《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也是一本在某家书店里看到的书,后来买了这本书的周边,是一套明信片,100张独立书店明信片。令人忧伤的是,这本书其实不能名副其实,因为独立书店的凋谢速度惊人。能够存活下来的书店大多都转型做复合空间,通过书籍之外的营收维持着书店:香港和苏州的诚品,广州和青岛的方所,重庆和福州的西西弗,郑州的三联,杭州的24小时书店悦揽树,南京的先锋书店不一而足。有例外的是旧书店。厦门沙坡尾有一段路开了好多家旧书店,我专门去淘过旧书。福州的几家晓风书屋都已经关门了,杭州西湖边的晓风还开着,嵩口的月度花溪请到了晓风书屋的老板来做选书顾问,但是风格已经不是原来的纯学术,而是小资化文艺化了。
我喜欢阅读和旅行。阅读带我打破时间的约束,与不同的人对话。旅行带我打破空间的约束,进入不同的风景里。这两件事有一个共同点:一旦喜欢上,就不可能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