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引导班风?
就是在原有班风的基础上,让他有所提高。
所谓的引导班风,只能解决班风的主流方向,而不可能做到完全一样。
引导班风一般主人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作用。
引导也不是万能的,只是培育奔波的一种手段。
明白了这几样因素,具体来看看舆论是怎样引领的。
2
在这个问题上,王老师给了我们几个案例。
第1个案例,老师在教室里放了一个意见本,让学生提意见。
第2个案例,老师在宿舍里无意间听到了学生们的聊天。(关键的一点是学生给老师起了外号。)
第3个案例,说有一个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把墨水洒到了一个成绩差的小女孩身上。希望你和政告老师,结果老师还批评了小女孩的不是。这牵涉到了是非观的问题。
第4个案例在运动会上,因为耽误的时间长,学生们出现疲惫,该怎么维护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呢?
第5个案例,因为调座位的问题,把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挨在一起。(关键的因素是,男生和女生的名字合起来凑成了一首歌的名字,学生就以为他们俩是一对进行开刷。)
3
这5个案例,每一个王老师都能够进行认真的回复。
读着每一个案例背后的回复,为王老师的态度感到震撼。
每一个班主任面对的都是每一个班级的问题,或者说是每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孩子的问题。
王老师却能够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地进行指点。
如果王老师也是一位班主任的话,必定是非常优秀的班主任。
王老师自己也说他的回复还不够完全,具体的问题,要有具体的对待方式。
问题表现出来的时候,尽可能地利用班会给学生们讲讲人际交往的规则,还有各种各样价值观的问题,千万不能够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说教。
这一点是相当中肯的,要一概而论,不能具体而论。
这是我从王老师的回复当中收到的具体信息,在我的班级里也经常这样运用。
4
想想我的班级,一个最典型的事件,就是排座位的时候有一个孩子被孤立了。
我排座位向来是小组性的安排,在排座位之前先把小组固定好,每个小组的组长副组长组员,都成了固定的搭配。
当然这种固定搭配还要按照孩子们的意愿和喜好进行,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搭配要依据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表现行为来进行。
小组安排好之后,再进行小组的位置确定。成绩比较优秀的小组会第1个进的教室选择优秀的位置。而那些不太优秀的小组就要靠后了,最后进到教室的也必定是要坐在不太理想的位置上。
但是有一年这个现象发生了一个意外,有一个男孩被孤立了。
所有的小组长都选择好了,自己的副组长还有组员,只有他到最后孤零零的留在教室外面没有进教室的权利了。
这个时候我要怎么做?
5
肯定一点的是,我要在教教室里开班会。
在班会上,我说到了大家相处在这个集体里的不容易;我说到了几年之后大家伙四分五裂,天南海北不再会相见;我也收到了,在这个集体当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大家的问题和缺点应该怎么样相互包容。
最后的归结点,就落到了这个没有被任何组长和小组选择的男孩身上。
这时候我才知道这个小男孩的嘴巴特别损,经常是出口伤人,几乎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被他说遍。
虽然说这是五年级的孩子,闹到这一种没有一个人愿意理睬他,跟他做朋友的境地,确确实实是一种悲哀。
我们在教室里热火朝天的开班会,他一个人在教室外边,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我想那一刻,他的心,必定是不好受的。
6
最后,这个男孩坐到了讲台桌的旁边,和老师成了同桌。
因为这样的刺激,他的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次徘徊之后的多半个学期,他的嘴巴说出来的话,再没有损人的成分了。
同学们也纷纷向我汇报,他变了。变是好事,大家伙都能够接受他。非常欣喜这一点。
在后来的排座位当中,他已经融入到其他的小组了。
他曾经在他的日记当中写到:我从来不知道我的嘴巴能够这么伤人,也从来不知道一句话能够让人不理我。
对此我非常的欣慰,在他的日记后边,我写了一句:恶语伤人六月寒。
再后来,这个男孩成为优秀的小学毕业生,进入了中学。
7
对于班级的舆论,如何进行导向呢?
对我看来最好的方法就是班会,或者是各种各样课程的开发,用这样那样的方式,促进小组之间的合作。
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在这个集体当中他是不可或缺的,是非常重要的,是大家伙都离不开的。
也只有这样,班集体的氛围,也就是班风,才会朝着一个理想的境地行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