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25岁,相信我的生活跟大多数人一样平凡:每天上下班,跑步健身,尽量吃好睡好,周末会去看看电影或者周围游玩一下。这一切在外人看来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却又让我感到缺少点什么,于是我开始想五年后、十年后、将来、我的一生,我思考我的未来,我很清楚未来是要靠当下一天天的一点一滴积累而成。我觉得我现在必须要做点什么,不是漫无目的地过每一天,我要有一个目标并且每天都在以实际行动慢慢靠近我的目标。我要每天都活得特别有力,要精致的生活,需要每天的积累,所以现在必须行动起来。
可问题来了,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怎么达到自己的这些要求,我没有一个小目标更缺乏方法论。根据我的经验,空想是不会让我实现任何目标的。我现在依然记得我整个高中都在想,我的人生究竟应该怎么过才有意义,我最想做的是什么等等,我天真地以为等我想明白了,我就可以过上有意义的一生。直到后来我读了大学,我回头想自己的高中,我问自己:假如我再回去重新读一次我会怎么过?心中很清晰地就得到了答案,我还是会偷偷暗恋我喜欢的女生,我还是会愿意去思考自己的未来。不同的是,我会少看鸡汤文多采取行动。因为我发现我对未来有足够的美好憧憬,主要是不会学习、没有方法去实现。我会主动靠近我喜欢的女生,多跟她聊天跟她玩,或许喜欢就不止于暧昧了;我在思考未来的同时采取行动,比如我当时想着从学校骑车去深圳,如果当时约上几个同学说不定就不止于幻想了。我现在非常相信毛爷爷的一句话,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决定了先去做,觉得什么可以让自己感兴趣或者自己有什么想法就去做。缺方法论我就上网 找关于方法论的知识,想要过得有质感就看看世界上有没有人已经做到了,还真是被我发现了松浦弥太郎,更惊喜的是他还写了一本书——《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这不就是一个过得很有质感的人,写的一本关于方法论的书吗?而且,我正好是25岁!这是巧合,但是我觉得也是必然,因为只有当你去做了,才有可能遇到你想的。
这本书,更多的是松浦弥太郎自己的人生经验,他写作的角度就是假设自己回到了25岁,他会最想做什么。跟我大学假设回到高中一样,只不过我不可能站在自己的30岁回想自己的25岁,如果可以这样,我想现在我一定会活得很精彩。松浦先生让我铭记于心的三大要点:
一、绝大多数求才若渴的人,随时都在寻觅千里马。所谓人才,就是能时刻保持上进并且有实力的人。例如:懂得随机应变的人;态度积极,体贴别人的人;总能保持笑容,予人好印象的人。
二、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人们随时都在寻找能帮助自己的事物。人们花钱、花时间,都是为了有助于己,无论是满足自己的物质或精神需求。
三、收入多寡,与带给他人感动的质量成正比。收入多寡与公不公平无关,而是与能带给多少人喜悦、带给多少人感动成正比。
我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像这三点说的那样呢?我想这三点松浦先生是想告诉那些,跟他25岁一样一无所有的那些年轻人,对于我也有启发。因为要追求质感的生活,就先要解决生存的问题,他谈到的工作、收入、人际关系都实实在在是我每天都在想的。
如果用这三点来指导我的生活,我会怎么做呢?首先我已经知道从来不缺好的机会,关键是我是不是人才,所以我会投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沟通能力、思考能力、感动别人的能力;如果想要让自己的兴趣变成自己的工作,那么就要看自己的兴趣是否存在满足别人需求的地方,否则就不得不停留在单纯的兴趣层面;想要有更多收入,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如果说与带给他人感动的质量成正比,就需要我有同理心及对人真诚。或许我可以经营自己的公众平台,将自己的正能量带给更多人,倒推回头,要带给别人感动,必定自己先是一个积极的人。此外,要能带给大家有质量的内容,必须自己是一个会生活的人。
这三点通过自己实际理解下来,虽然松浦先生没有一步步教我去做,但的确让我清晰了具体要做的事情而不是空有满腔热血。我给自己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记录自己成长,从写影评开始;我喜欢大自然同时对教育感兴趣,会去了解自然教育领域有没有市场需求,不再止步于兴趣;要做一个会生活的人,我从自己的房间做起,整理好床铺和保持清洁,管理自己的健康(坚持锻炼)等等,因为我始终觉得连自己都没有照顾好的人不配去谈生活有质感。
松浦先生在书中还列了50件自己在25岁最想做的事,这些都非常细,但是也绝对可以启发我去列自己现在的目标清单。遇见更好的自己,从25岁的自己出发,从第一件事开始做,我相信对于我来说这是很有力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