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你的善良中必须带点锋芒,
其实,你的严厉中也需要一些温柔。
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成为高危行业。前几日,湖南益阳沅江杀人案,更是引起了老师们的讨论,讨论中也有些许恐慌。
以后的学生还能管吗?
学生肯定是需要管理的,关键是我们如何管理。
一味的民主,肯定不行,
一味的严厉,也不行。
到底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似乎我们要崩溃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不能走极端,
永远是在两个极端中保持平衡。
当老师,就是在民主、严厉中保持动态的平衡。
这也需要老师,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都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建设,保持二者的平衡。
管理是为了有序,建设是为了发展。
做到这两个方面,我们也许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怎样在保持管理的同时抓建设呢?
我们以严厉带有温柔来讨论。
一、通过一些素材让学生明白你严的理由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形象、富有思想内涵的微电影、短视频等素材,让学生观看,观看后可以相互讨论、分享,通过这些素材,让学生理解老师严的原因。
比如在微电影《青春应该有的样子》中,班主任号称铁血老班,管理严格,但是在视频中,同学们也会通过班主任的讲话,理解老师这样做是基于对学生的负责,是对学生的爱。
比如在短视频中,女排队员亲自讲述女排精神,我们可以告诉学生,没有郎平教练严格并且科学的训练,女排是不会成功的。
当我们走过那段日子后,我们就会发现,那段让我们痛不欲生的奋斗的日子,却是最难忘的,也是最值得的。
二、建立班级制度,让学生明白你的严不是情绪化的行为。
在日常管理中,学生做不好事情是经常有的事情,我们针对学生做的不到位的行为进行合理的惩戒与教育也是必须的,学生也是可以理解的。
学生比较反感或者不理解的就是,老师情绪化的处理问题,同样的事情,由于情绪的原因,处理的环节、后果不一样,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异议。
因此,我们老师们需要建立班级管理细则,或者管理系统,让学生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做好了有什么奖励,做不好,有什么后果,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怎样做来避免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这个过程虽然有些难,
但是一个班级,一位老师,能够建立起来班级管理细则、建立起来班级管理系统,那是班级成熟、老师成熟的表现。
这样做,也可以使学生明白,这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不是老师情绪化做事,我们管理起来也能减轻很多负担。
三、培训班干部,让班干部团队执行,给予严的执行一些缓冲。
班主任不是什么事情都管,什么事情都自己做,要学会抓大放小。
班主任要想从常规中解放出来,就必须深入培养班干部,让班干部来逐渐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与运行,班主任则可以思考战略问题、可以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学生的精神建立起来联系。
让班干部管理,也不是班主任放任自流,而是班主任主导的管理。
在学生犯错误后,依据班级制度,由相应的班委负责处理,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班主任的压力,更主要的是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容易一些。学生的执行,事后班干部的心理疏导工作,能很好的起到沟通协调的作用。
当然,我们在培养班干部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样一些常规的问题,自己后者在班级中就可以解决。
虽然这个事情很难,但我们一定要坚持做下去,长期的积累必定会有效果。
四、及时公示,让学生看到你严的背后是进步与成长
1、班主任首要的任务是管理整个班级,发展整个班级。
管理不仅需要关注人才、技能、班级氛围,同时也要关注成绩。
及时记录班级取得的成绩,及时记录班级的进步,并且通过一些学生所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例如通过视频的方式呈现,让学生看到自己一天中的变化与成长,学生会理解严的必要性。同时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鼓励,在视频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榜样,也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2、班主任的管理也要关注到个人。
无论哪种类型的学生,都存在人性的弱点,存在着惰性。
我们需要调整一下工作方式,
在我们管理个别学生时,可以建立相关学生的档案,记录我们实施管理与干预后学生的变化.
其实,我们老师一句关心的话,一个关心的动作,都能让学生激动一阵子,也能让学生开心一上午,更何况你发自内心,长时间的跟踪管理。
当你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他的变化,他的成长,他是感激你的,这也是老师送给学生最宝贵的礼物。
五、培养一些代言人,让他们传播,让学生理解你的严。
不管你是什么类型的老师、班主任,总会有人喜欢有人讨厌。
这时,我们需要细心一点,把喜欢我们的那些学生分类,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要多和这些学生交流,一方面询问同学们的感受,一方面也交流自己的感受,让这些学生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让这些学生明白老师的无奈,让这些学生知道老师的考虑。
这些学生在班级中、宿舍中、家庭中会给你很多帮助。
人的很多问题就是在于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好很多。这些学生能够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很好的传达老师的立场与意图,而且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有安慰的作用,在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的意图的同时还能很好的起到心灵慰藉的作用。
六、变化节奏,实时调整,让你的严有度,学生能承受住。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承受极限,学生也是。
任何事情都有度,要适可而止。
在学生管理中也是这样,要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节奏,实时的调整。
如:
在考完试后,学生心理有一个真空状态,这个时候学生什么也不想做,一方面在期待成绩的揭晓,另一方面也在无聊的消磨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严一些,帮助学生做好考试分析的准备,做好考试的复盘工作。
在成绩揭晓后,学生心理波动大,这个时候,对于学生的一些行为可以往后放一放,先解决情绪问题,疏导情绪,帮助学生准确的看待自己的得与失。
这个时候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释放一下压力与压制的心情。
总之,管理之道,刚柔并济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七、及时沟通解释,说出你的心声,让学生知道老师有时也是迫不得已而做这些事情。
有一句话说: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真的是这样,
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有时真的不知道你心理是怎么想的。
学生也很难在一次沟通中很好的理解你的意思。
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多和学生交心,让他们知道我们心理是怎样想的。
在学生的管理中,理解很关键。
在学生的管理中,懂学生很重要。
而要做到理解和懂学生,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体验学生的生活,在这些基础上才能和学生拉近心理距离,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和你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达到相互理解与尊重的效果。
八、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让你的严保持一定的弹性
在管理的实施中,要根据客观情况、主观情况灵活的处理。
我们针对的是学生,学生多数情况下心智不成熟,这就需要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还得考虑学生的立场与需要。
很多悲剧都有一个共性的原因:叫家长。
叫家长是必要的,但不是经常的。
叫家长,一般威胁到了学生的深层次心理需要,当他觉得要维护这些需要时就可能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因此,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调查一下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庭、班级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沟通方式,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灵活的处理我们面对的问题。
严,某种程度上带有刚性,缺少人文关怀,
温柔,某种程度上带有柔性,充满了人情味,
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让你的严格管理充满了温柔,充满了人情味,你的班级、你的学生是认可你的,甚至是喜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