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丑次同车
此幅丑次同车图,乃周敬王26年,鲁哀公元年,西元前494年,孔子年58岁。孔子自匡地脱困,经过蒲地回到卫国。有一次,卫灵公携夫人南子同车出游,而让孔子陪同在后。孔子甚觉羞恶,所以曾感慨的说,我不曾见过爱好道德,却比爱好美色那样真切热诚的人。于是孔子就离开了卫国。画中两匹白马拉着一辆华丽的马车在前,其上坐着灵公及南子,正得意的交谈着,两旁有撑旗之甲胄护卫随扈,好不威风。紧跟着在后的次车,所载的是孔子与弟子,键马跃出松林。画家刻意经营出通往山林的盛景,灵公与夫人好不惬意,只是坐在那副驾的孔子与弟子,心中不知作何感想。国人做了一首歌谣讽刺孔子,歌曰:从车者德耶?从车者色耶?意思是说,乘车的人是有德的呢,还是好色的呢?听到这种歌谣是受辱的。孔子觉得卫灵公空有好贤之名,又加上南子乱政,在卫国是有志难伸,不久便离开卫国去宋国。
第十八、宋人伐木
此幅宋人伐木图,乃周敬王26年,鲁哀公元年,西元前494年,孔子年58岁,离开卫国往曹国去。曹人不予接纳,遂又离曹去宋国,与弟子们习礼于大树下。宋国执政大夫司马桓魋欲杀害孔子,暗中派人去砍伐那棵树。弟子们催促孔子速行以避祸,孔子却从容说,上天既赋予我这样推行道德的使命,桓魋对我又能怎样呢?孔子与诸弟子相约在郑国见面。图中桓魋派人将这棵大树以绳折断浑厚的树枝,并用锄、斧加以砍伐树干,令孔子与弟子习礼不成。弟子们或抱古琴,或捧竹简,或拱手促孔子离开。孔子似乎正告诉他们出处之道。这些弟子们以倾听的形象,来表征在患难中依然对圣人及圣道的信心,相信这是真正的出路。《论语讲要》说,圣人处变既知自有其德而无忧,然又微服过宋,权变之道,阴阳不测,神而通之,非贤人以下可知也。意思就是说,圣人在变局的时候,他知道凭着他的德行,凭着他的智慧,他可以从容超越逆境。所以,孔子在这么危难当中,他变变服装,离开宋国,这种权变的方法,不是闲人可知,唯有圣人的德行,圣人的智慧,他才能够从容面对逆境,跨越障碍。
第十九、微服过宋
此幅微服过宋图,乃周敬王二十六年,鲁哀公元年,西元前494年,孔子年58岁。孔子离开宋国往郑国去,路途中与弟子们失散了。孔子独自站立在东郭门等待,形状狼狈,引来行人注目。图中右方,乃子贡与诸弟子们到处向路人打听,有没有看到我的老师。有一郑国人告诉子贡说,东郭城门有一人,额头像尧王,颈项像皋陶,双肩像子产,自腰以下身长较大禹差三寸,疲惫的样子好像丧家之狗,大概就是你的老师吧。后来子贡转告老师这段话,孔子笑说,这人所说的形状不见得真实,而所谓是丧家之狗却颇相像。
第二十、楛矢贯隼
此幅楛矢贯隼图,乃周敬王26年,鲁哀公元年,西元前494年,孔子年58岁,自卫至陈,住在司城贞子的家中。贞子为陈侯周即陈湣公之臣,司臣是司空的官职,陈国也没有给孔子执政的机会。孔子在陈居住三年,当在58至61岁之间。这三年当中,除了讲学之外,陈湣公曾遣使者问孔子,隼死于庭的问题。隼同鹘,是一种猛禽类,毛色斑纹和老鹰一样,是胸腹灰白,四趾都有钩爪,是属于鹰类的动物。那是孔子与弟子们住在贞子家快要过年时,有老鹰被楛木做的箭射穿掉到陈国宫殿。如图上所示,箭头是用石头磨尖做的。陈湣公不知是什么箭,派人请问孔子。图上穿着君王华丽服饰,后有侍者执团扇相随,旁有大夫相伴者,那人即是陈湣公。湣公与陪臣侍者对着地上被射中的隼,都露出疑惑的表情。孔子回答说:隼自远方来,是楛矢楛木做的箭,产自肃慎,从前武王伐纣,肃慎国进贡楛矢石砮,即用楛木做的箭,箭头是用石头磨尖做成。武王为彰明其美德,分赐给女婿陈侯胡公,所以现今应该还存于陈国。于是陈湣公派人去库房盘查,果然如孔子所言,陈湣公非常赞赏孔子是一位博物的君子。